首页> 中文学位 >下颈椎(C3~C5)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相关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6h】

下颈椎(C3~C5)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相关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仪器

1.3 测量方法与指标

1.4 统计方法

第二章 实验结果

第三章 讨论

3.1颈椎经椎弓根固定的优越性

3.2 C3~C5的解剖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3.3 测量结果与临床意义

3.4 关于颈椎(C3~C5)椎弓根钉进钉方法的选择

第四章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创伤性下颈椎不稳的内固定手术治疗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为下颈椎(C3~C5)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
  【方法】应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10具成人颈椎干燥标本C3、C4、C5椎弓根的高度、宽度、长度、轴线的角度等进行解剖学测量,观察进针点位置,并分别计算各节段左右侧椎弓根测量值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C3椎弓根的最狭窄处的上、下皮质高度、宽度分别为6.18±0.45mm和4.75±0.38mm;轴线长度、骨性椎管长度分别为29.52±1.48 mm和14.86±0.89 mm;内倾角、失状角分别为40.02°±3.25°和7.56°±1.89°;C4椎弓根最狭窄处上下皮质高度、宽度分别为6.68±1.28mm和5.77±1.21mm;轴线长度、骨性椎管长度分别为30.27±1.28 mm和15.58±1.67 mm;内倾角、失状角分别为42.24°±2.67°和3.96°±1.42°;C5椎弓根最狭窄处上下皮质高度、宽度分别为6.92±0.62mm和5.88±0.86mm;轴线长度、骨性椎管长度分别为29.21±1.96mm和15.76±1.26mm;内倾角、失状角分别为45.47±2.35°°和2.21±1.65°。
  【结论】颈椎椎弓根解剖形态存在个体变异,因而在此基础上应个体化置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