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信用卡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6h】

我国信用卡合同若干法律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研究范围及方法

第二章 信用卡合同的内涵

2.1 信用卡合同概述

2.1.1信用卡的内涵与特征

2.1.2 信用卡合同的主体

2.1.3 信用卡合同的性质

2.2 信用卡合同的内容

2.2.1 合同中发卡银行的权利和义务

2.2.2 合同中持卡人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各国信用卡合同制度现状评析

3.1 各国信用卡合同制度现状

3.1.1 美国信用卡合同制度现状

3.1.2 英国信用卡合同制度现状

3.1.3 法国信用卡合同制度现状

3.1.4日本信用卡合同制度现状

3.2美英法日信用卡合同比较

3.2.1个人信用法律制度

3.2.2信用卡消费的信息披露

3.2.3信用卡未经授权使用

3.2.4救济权和申辩权

3.2.5异议记账的处理

3.3国外信用卡合同的评析

3.3.1个人信用制度

3.3.2对持卡人的保护

第四章 我国信用卡合同中存在的若干法律问题

4.1. 信用卡失效认定问题

4.1.1 挂失的时间以及形式认定

4.1.2 “24小时挂失免责条款”及其效力

4.2 信用卡冒用风险及其责任分担

4.2.1.信用卡当事人对挂失前冒用风险的分担

4.2.2 信用卡消费者的责任限额和发卡行的免责情形

4.3 抗辩权切断条款限制

4.3.1 抗辩权切断的合理性

4.3.2 对抗辩权切断条款的规制

4.4 发卡行的信息披露义务与对信用卡消费者知情权保护

4.4.1 发卡行的信息披露义务

4.4.2 信用卡消费者的知情权

4.4.3 发卡行变更合同条款的信息披露义务与持卡人的知情权

第五章 完善我国信用卡合同的若干意见

5.1 信用卡合同体系

5.1.1制定“信用卡法”

5.1.2完善个人信用制度

5.2 规范合同内容

5.2.1 明确信息披露义务

5.2.2个人信息隐私权

5.2.3信用卡冒用责任分担

5.2.4规制抗辩切断条款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信用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相结合的产物,是目前已经世界范围内普及的简便、安全的支付与结算工具。信用卡的功能非常强大,既可以像一般银行储蓄卡存取现金、转账结算,又具有了消费信用的功能。
  对于信用卡的内涵,既有广义上的定义又有狭义上的定义。从狭义的信用卡定义来看,国外信用卡是指可以证明信用卡消费者的信用度,在没有事先存款的情况下仍可以在发卡机构所制定的某些商场、饭店、或者娱乐场所进行消费乃至提取现金,而且在持卡人双方约定的时间限度以内不用支付利息的信用凭证,其发行单位主要是银行以及其他形式的金融机构。就国内信用卡而言,主要有贷记卡和准贷记卡两种形式,后者不允许在没有事先存款的情况下进行消费,但是允许有较低额度的透支。从广义的信用卡定义来看,信用卡是指一张具有特殊功能的卡片,凭借此卡片可以说明持卡者的信用程度,同时持卡者可以购买商品以及服务。最近几年,我国的信用卡使用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信用卡既是我国重要的信用支付工具,又是商业银行重要的零售业务,现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我国信用卡使用数量的急剧增加,出现了大量的与信用卡合同有关的法律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信用卡业务的完善法律体系,法律建设跟不上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步伐,进而使得信用卡合同签订时缺少法律依据,为以后的信用卡合同纠纷埋下祸根。另一方面,发卡银行和信用卡消费者在信用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均存在着诸多非规范化操作,致使发生纠纷时互相推诿责任。这不仅会使信用卡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还会损害发卡银行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可能导致我国金融业的波动。
  本论文通过统分析发达国家与信用卡有关的立法,并参考了其司法模式,通过对各国间与信用卡合同有关的法律制度理论与实际,最后,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提出专门制定“信用卡法”,提高立法层次。通过高层次的专门立法真正做到即能保护发卡银行的权益又不能损害持卡人的合法权益;消费信用立法,完善个人信用法律制度。填补个人消费信贷立法的空白,使消费信贷业务有法可依,在征信体系的建设上应以政府为主,市场为辅,并做到充分保护信息主体的隐私权;明确发卡行的信息披露义务。信用卡合同中应更加明细的阐述发卡行的信息披露义务,确保信息披露的时效性、特别是合同变更信息的披露以及明确信息披露的方式和发卡银行不能履行信息披露所应承担的责任;对于“24小时免责条款”建议修改为,24小时内的责任应由持卡人和24小时内出售商品和服务的特约供应商共同承担,对现阶段我国各银行在信用卡合同中的抗辩权切断条款予以限制,应本着合同双方协商的原则分情况约定抗辩切断条款,而不能由发卡银行单方面强制推行抗辩权切断条款等五项解决我国信用卡合同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的对策,以助我国信用卡合同的完善和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