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延吉市城市开敞空间宜人性研究
【6h】

延吉市城市开敞空间宜人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内容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内容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开敞空间宜人性研究进展

1.2.2 国内开敞空间宜人性研究进展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开敞空间宜人性评价的方法论

2.1开敞空间宜人性概述

2.2 城市开敞空间宜人性评价的理论

2.2.1 城市空间相关理论

2.2.2 城市经济学理论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2.4 田园城市理论

2.2.5 GIS理论

第三章 延吉市开敞空间布局现状分析

3.1研究区概况

3.1.1自然资源概况

3.1.2人文概况

3.2 延吉市开敞空间的分类体系的构建

3.3延吉市开敞空间布局分析

第四章 延吉市开敞空间宜人性评价

4.1 宜人性评价模型的选择

4.1.1旅行成本法

4.1.2抽样调查法

4.1.3享乐价格模型

4.2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

4.3开敞空间的宜人性评价

4.3.1 数据分析

4.3.2 变量解释

4.4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延吉市开敞空间宜人性的优化对策

5.1 延吉市开敞空间宜人性存在的问题

5.1.1 延吉市区开敞空间的数量不足

5.1.2 开敞空间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5.1.3 设计缺乏个性,对本土特色重视不足

5.1.4 对已有的开敞空间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5.1.5 道路开敞空间缺乏监管,停车问题严重

5.2 延吉市开敞空间的优化策略

5.2.1 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

5.2.2 加强对城市道路开敞空间的开发与管理

5.2.3 合理调整延吉市开敞空间的空间分布

5.2.4 重视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及维护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数量急剧增多。一方面,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市民需要更多的休闲空间;另一方面,多年来,城市在规划发展过程中存在如城市拥挤、热岛效应加剧、大气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垃圾乱堆乱放等等的问题亟待解决。城市低碳化、生态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而城市开敞空间具有改善城市小气候,缓解热岛效应,疏散人群,解决城市拥挤状态,并能够为人们提供清新空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的功能。基于此,本文以延吉市为例,通过GIS技术和SPSS统计软件,从城市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角度,来定量分析延吉市开敞空间的功能对市民的影响,评价延吉市开敞空间的宜人性,以期为新一轮延龙图一体化的总体规划开发提供有价值建议。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部分: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与总结,对开敞空间的宜人性概念进行界定,为分析延吉市开敞空间宜人性而树立理论依据;
  其次,对延吉市的开敞空间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延吉市城市整体概况,包括自然和人文特点,然后根据现状提出延吉市城市开敞空间分类,分为三个大类,即亲水开敞空间、绿色开敞空间、广场开敞空间;六个小类包括公园、开放式绿地、附属绿地,休闲娱乐广场、交通广场,水域等,并确定分析的标准。然后运用ARCGIS9.3,SPSS17.0等软件平台,采用享乐价格模型定量分析延吉市开敞空间的宜人性;
  再次,经过分析得出延吉市开敞空间整体现状不容乐观,其中北部生活新区和公园文体生活区的开敞空间密度较大,居民生活环境较好;河南街道中部、新兴街道、牛市街、进学街道中西部等开敞空间较少,宜人性较差;城市道路绿化较差,且有车辆乱停乱放现象;
  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立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使居民能够参与到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去;加强对城市道路开敞空间的开发与管理,包括对现有街道的绿化以及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合理调整延吉市开敞空间的空间分布,各个居住区应保证在出门500米的范围内能够找到面积在4000平米以上的绿地广场或游园,保证居民的美好生活环境;重视居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及维护,多建设具有本地化特色风貌的建筑、标识物,重视民族特色景观的维护和建设。

著录项

  • 作者

    张晓东;

  • 作者单位

    延边大学;

  • 授予单位 延边大学;
  • 学科 人文地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明玉;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4.113;
  • 关键词

    开敞空间; 宜人性; 人文特点; 享乐价格;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