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与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6h】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与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 影像学检查

2.3 药物治疗

2.4 腔内修复术治疗

2.5 评判标准

2.6 随访

2.7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影像学资料结果

3.2 药物治疗结果

3.3 腔内修复治疗结果

3.4术后并发症

3.5 30天死亡率

3.6 随访结果

第四章 讨论

4.1 影像学讨论

4.2 药物治疗讨论

4.3 腔内修复治疗讨论

4.4 两种治疗方法的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进展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从2010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比腔内修复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提高诊治水平,为日后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
  对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3年12月收入诊治的4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行腔内修复治疗,33例行保守治疗,比较腔内修复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
  结果:
  48例患者男性35名,女性13名,年龄在38-78岁,平均年龄58.56±11.61岁。主动脉夹层确诊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后期随访中CTA检查亦是常用手段。48例住院患者,47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1例未使用降压药物,其中37例患者在给予静脉降压药物的同时给予口服降压药,10例患者仅给予口服降压药治疗。15例患者行腔内修复治疗(即腔内修复组),均成功释放腔内移植物,技术成功率100%。其中共4例患者完全或部分封堵左锁骨上动脉(LSA),术后无发生脑缺或上肢缺血者。3例患者术后即刻造影出现少量内漏,给予观察处理,术后复查内漏均消失。住院期间死亡1例,随访期间死亡1例。33例患者单纯行药物保守治疗(即保守治疗组),住院期间死亡9例,随访期间死亡7例。保守治疗组中4例失访。
  结论:
  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夹层手术成功率高,短、中期疗效满意,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简单、切实有效的方法,是目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