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经贸往来的中朝口岸和商品流通研究
【6h】

基于经贸往来的中朝口岸和商品流通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3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2 研究区朝鲜社会经济概况

2.3 中朝贸易发展历程

第三章 中朝贸易口岸分析

3.1 研究区中国口岸基本情况

3.2 典型对朝口岸的中朝贸易分析

3.3口岸发展情况小结

第四章 中朝贸易商品流通分析

4.1 2000年前中朝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4.2 2000年后中朝贸易方式及商品结构

4.3 中朝贸易大宗商品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朝贸易的历史渊源悠久,变化频繁,是中国对外贸易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稳定东亚和东北亚地缘政治稳定的重要保证。本研究以口岸在商品流通中的职能、通关能力和商品的流通两个方面作为研究点进行切入,在充分掌握中朝边境各口岸的基本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来分析中朝贸易中各口岸的地理区位功能。基于经贸往来中主要货物的流向所构造的商品流通为视角,加以揭示各口岸在中朝贸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努力为我国对朝口岸的今后发展献言献策。
  本研究阐述了朝鲜的自然概况、社会经济概况以及中朝贸易由唐朝时期至今的发展历程。结合资料对朝鲜的地形,交通条件,自然资源的禀赋程度进行了阐述;对朝鲜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做出总结性回顾,对经济发展状况做出描述。以时间发展为顺序,以1949年为分界点对中朝贸易进行大体划分,按照各个历史时期的背景总结了中朝贸易的开展方式和商品结构特点;对中朝边境中国口岸的概况做出简单阐述,并基于中朝贸易2000年后的口岸货运通关量为依据对2012年货运量排名前三的口岸的通关量,商品结构、贸易方式及发展特点做出总结与分析评价,最后对口岸的发展情况做出总结,由此发现多数口岸的通货能力远小于设计能力,口岸基础设施落后,口岸的商品结构单一;以2000年作为分界对中朝贸易商品结构及贸易方式做出分析,发现近年来商品结构集中度增高,结构趋于资源与能源类的单一结构。基于商务部与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以及实地考察采访记录构造了主要大宗农产品的流通情况,并绘制了商品流通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