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脊髓灰质侧角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参与急性低血压诱发的前庭性血压调控机制
【6h】

脊髓灰质侧角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参与急性低血压诱发的前庭性血压调控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4 实验用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实验分组及设计

2.2.2 制备压力感受器破坏模型

2.2.3 血压测定

2.2.4 脊髓T4-7区定位和药物注射

2.2.5 组织灌流和固定

2.2.6 组织切片

2.2.7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 破坏压力感受器(SAD)动物的身体状态

3.2 脊髓灰质侧角区注射药物对血压的变化

3.3 胸段脊髓灰质侧角区Glu离子型受体对急性低血压兴奋肾上腺髓质神经元的影响

3.3.1 胸段脊髓灰质侧角区注射Glu受体阻断剂对急性低血压效应的影响

3.3.2 脊髓灰质侧角区注射Glu受体激动剂对肾上腺髓质内神经元活动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前庭系统与动脉血压的关系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外周前庭器官位于头部两侧颞骨深部,分别由三个半规管、球囊和椭圆囊组成。通过第八对脑神经把所感受到的信号经前庭神经传入到前庭神经核(vestibular nucleus,VN),以后将经过经典的心血管的压力感受性反射来影响血压。许多研究已证实,脑干内有众多调节血压的自主神经核团,同时与前庭神经核团有着纤维联系。同时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发现,机体内存在另一调节血压变化的通路,当血压因外部原因急性降低后,前庭中的内侧核、孤束核、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这一感觉神经通路参加了由硝普钠诱发的继发性的血压调控过程。同时MVN和RVLM可能直接或间接地经过脊髓和肾上腺髓质,参与前庭性血压调控机制。但是,在这些途径中脊髓与肾上腺髓质的功能联系尚无研究报道,更无这一联系中谷氨酸的离子型受体AMPA和NMDA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在去除压力感受器的情况下,急性低血压诱发的前庭性血压调控中是否有脊髓灰质侧角的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的参与以及谷氨酸受体在其中的作用。
  方法:
  为了探讨前庭性血压调控过程中脊髓与肾上腺髓质之间的关系和受体机制,主要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研究,首先进行外科手术,消除大鼠主动脉神经和窦神经反射,用此实验大鼠进行免疫组化以及药理学研究。首先向脊髓胸段T4-T7灰质侧角区注入一定量的谷氨酸受体阻断剂,观察大鼠因静脉注射硝普钠而引起急性低血压后,肾上腺髓质内c-Fos蛋白表达情况。为了探讨这一延续通路,又观察了在注入谷氨酸受体激活剂后,通过免疫化学方法观察实验大鼠的肾上腺髓质内被激活的c-Fos蛋白阳性神经元的表达情况。
  结果:
  1.脊髓胸段T4-T7灰质侧角区注射Glu受体拮抗剂MK-801或CNQX后,再诱发急性低血压,c-Fos这一可识别特定DNA序列的细胞核内蛋白的阳性神经元表达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n=6)。
  2.脊髓胸段T4-T7灰质侧角区注射Glu受体激动剂NMDA或AMPA后,肾上腺髓质内c-Fos蛋白表达明显增多,与对照组(ACSF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6)。
  结论:
  谷氨酸离子型受体NMDA和AMPA通过胸段脊髓灰质侧角参与前庭性血压调控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