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6h】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2 研究方法与文章结构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二章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理论

2.1 产业结构理论

2.2 经济增长理论

2.3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第三章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现状

3.1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

3.2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第四章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4.1 模型,方法与设定

4.2 数据说明

4.3 东北及各省地区实证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政策建议

5.1 关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5.2 面临东北地区就业形势严峻的相关对策建议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前,工农业、轻重工业在我国经济中所占比例呈现出明显的分化,这都是政府只关注重工业的发展而导致的后果。改革开放以后,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开始向市场中普遍的升级方式转变,这也有效的推动了本地区各行业经济的快速递增。但是,东北地区深层次的结构性和体制性问题仍需不断进行改革:农业基础薄弱、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相关设施相对滞后、一般加工能力过剩、而精加工能力不足等一些问题会对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形成制约。
  本文通过了解这些相关背景,将东北三省树立为典型进行重点分析探究,实证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经济增长关系。首先,在产业结构演变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上进行了梳理。其次,运用多种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程度进行衡量,并且分析了东北地区各省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规范分析方法,对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地区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理性地判断。现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东北三省涉及到第一产业中劳动力过剩,导致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员工失业的隐患;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不足;第三产业就业人口从不足转变为剩余,说明开始出现了瓶颈问题。最后,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利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度量指标来计算出各地区的泰尔指数以及高级化指数。基于此,设计了相对应的计量模型来判断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计量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影响,但是经济发展较快的时候,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会抑制经济增长。
  本文运用大量的统计数据进行了计算分析。这些数据主要都是2015年东北三省各省的统计年鉴以及我国整体的统计年鉴中所记载的数据。本文从中选取了1952-1977年的数据进行了东北地区改革开放前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现状分析;1978-2014年的数据则利用加总求和计算法并结合前期搜索到的原始资料,得到了本地区全部准确的数据,而对于GDP,则利用我国2000年的CPI来统计出真实的经济增长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