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梅雨暴雨云团的卫星观测及其形成和发展机理研究
【6h】

梅雨暴雨云团的卫星观测及其形成和发展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第一章梅雨锋暴雨研究进展

§1.1梅雨的一般概念

§1.2梅雨锋结构和性质

§1.3梅雨暴雨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

§1.3.1大尺度环流系统

§1.3.2中尺度天气系统

§1.3.3梅雨系统的多尺度结构及其相互作用

§1.4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

§1.5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章资料和方法

§2.1主要的气象卫星资料及其基本性质

§2.1.1我国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FY-2)系列

§2.1.2我国第一代极地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FY-1)系列

§2.1.3日本GMS-5卫星

§2.1.4美国NOAA极轨气象卫星

§2.2卫星遥感资料在梅雨锋暴雨研究应用中的基本概念

§2.2.1卫星遥感的物理原理

§2.2.2可见光图像的基本解译

§2.2.3红外图像的基本解译

§2.2.4水汽图像的基本解译

§2.3资料处理

参考文献

第三章卫星观测的梅雨锋暴雨云团及其环境条件

§3.1梅雨暴雨系统的云系成员分析

§3.1.1过程概况

§3.1.2梅雨锋暴雨系统的云系成员

§3.1.3梅雨锋云系随时间的变化

§3.1.4中纬度短波槽云系对梅雨锋云系的影响

§3.1.5青藏高原东移云系对梅雨锋云系的影响

§3.1.6季风云涌对梅雨锋云系的影响

§3.1.7小结

§3.2 2002年6月20~23日梅雨锋MCC的卫星观测分析

§3.2.1降雨实况

§3.2.2云团活动情况

§3.2.3 MCC的结构

§3.2.4 MCC的微物理性质

§3.2.5 MCC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降水量的变化

§3.2.6 MCC形成和发展的天气尺度场背景

§3.2.7小结

§3.3 2002年6月27-28日梅雨暴雨中α尺度对流云团的滤波分析

§3.3.1资料和方法

§3.3.2实况简介

§3.3.3云团活动及TBB的水平结构

§3.3.4中尺度滤波反映的MαCS结构

§3.3.5带状MαCS的特征

§3.3.6小结

§3.4 MCC和一般暴雨云团发生发展的环境场差异

§3.4.1资料和方法

§3.4.2个例概况

§3.4.3天气形势的差异

§3.4.4物理条件的差异

§3.4.5两种不同的概念模型

§3.4.6小结

§3.5水汽羽和暴雨的关系

§3.5.1个例概况

§3.5.2平均水汽图像

§3.5.3水汽羽和暴雨的关系

§3.5.4小结

§3.6水汽羽的动力和热力特征

§3.6.1个例概况

§3.6.2平均水汽图像

§3.6.3对流层上部流场与水汽羽的演变关系

§3.6.4单站探空与水汽羽的演变关系

§3.6.5水汽羽的物理量场配置

§3.6.6暗区的形成及其对水汽羽的影响

§3.6.7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梅雨锋暴雨云团形成和发展诊断分析

§4.1用MPV诊断分析梅雨锋MCC形成和发展机理

§4.1.1等熵面位涡观点(IPV thinking)

§4.1.2位涡在暴雨研究中的应用

§4.1.3等熵位涡异常特征

§4.1.4倾斜涡度发展

§4.1.5小结

§4.2用湿Q矢量诊断梅雨锋中-α尺度对流云团的发生发展

§4.2.1湿Q矢量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4.2.2湿Q矢量在暴雨分析中的应用

§4.2.3天气形势

§4.2.4湿Q矢量及湿Q矢量散度和MCS的关系

§4.2.5湿Q矢量散度揭示的MCS生成和发展的机制

§4.2.6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梅雨锋暴雨云团形成与发展的数值模拟

§5.1模拟方案设计

§5.2模拟结果与实况对比

§5.2.1降水模拟

§5.2.2 500hPa环流形势模拟

§5.3 MCC的结构

§5.4 MCC形成与发展诊断分析

§5.4.1模拟的副高西伸过程

§5.4.2模拟的850hPa风速随时间变化

§5.4.3模拟的850hPaθse随时间变化

§5.4.4模拟的850hPa急流与MCC发生、发展的关系

§5.5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全文总结和讨论

§6.1结论和讨论

§6.2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6.3已发表和待发表文章及参加的会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该文从卫星气象的角度出发,利用卫星资料和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梅雨暴雨云团的卫星观测及其形成和发展的机理进行了系列研究.先后分析了梅雨暴雨系统的云系成员及其相互作用;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的结构、降雨特征、微物理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的有利环境条件;不同类型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形成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差异;热带水汽羽和暴雨云团的关系,水汽羽的动力和热力特征.还借助位涡物理量及位涡观点、湿Q矢量及湿Q矢量散度对MCS进行诊断分析,并且利用MM5模拟了暴雨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