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生态园林公墓研究初探
【6h】

城市生态园林公墓研究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导言

1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理论背景

1.1研究动因和目的

1.1.1研究动因

1.1.2研究目的

1.2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2.1研究的内容

1.2.2研究的方法

1.3国内外研究概况及理论背景

1.3.1景观规划设计师的研究范围

1.3.2景观生态学层面

1.3.3城市生态学层面

2丧葬文化与公墓的演变发展

2.1水文化、儒家思想、佛道教是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的源泉

2.1.1风水文化对丧葬文化的影响

2.1.2儒家的孝道丧葬观

2.1.3“轮回转世”的佛教丧葬观

2.2墓葬的演变与发展

2.2.1我国丧葬习俗的演变形式

2.2.2生死观和城市墓地的变迁

3中国城市人口与殡葬及公墓功能

3.1人口与环境

3.2城市公墓的殡葬、人文景观功能

3.2.1城市公墓分类

3.2.2城市公墓功能划分

3.2.3城市公墓中的园林文化特征

4城市发展与园林公墓的生态、文化建设途径

4.1生态园林城市的发展

4.1.1城市园林公墓在城市绿地系统的地位

4.1.2城市园林公墓的用地选择

4.1.3城市园林公墓的树种选择

4.2城市园林公墓生态建设原理

4.2.1生态规划原则

4.2.2生态建设的意义

4.2.3生态建设的主要对策

4.2.4城市园林公墓的主要形式

4.3城市公墓园林文化建设的途径

4.3.1城市公墓生态文化建设

4.3.2风水文化在殡葬改革中的政策导向

4.3.3城市园林公墓与生态旅游

5城市生态园林公墓规划模式的研究

5.1山地公墓规划模式

5.1.1山地公墓景观体系的特点

5.1.2案例—安徽云都陵园

5.2结论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生态园林是当代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它以保持生态平衡、美化城市环境为指导思想,主张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让各种各样的生物有机组合成一个和谐、有序而稳定的人工群落。城市生态园林公墓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城市景观的完整性以及城市生态环境的优劣。 城市园林公墓环境的设计既要尊重传统,继承文脉,又要反映时代的特征,有所创新和发展。一是生态性要求景观在功能上维护或不破坏生态平衡,在形式上应和原有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的秩序性相一致;二是城市园林公墓作为特殊的感情交流场所,其景观应充满人情味并体现地方特色。殡葬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特有的文化载体记录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的基本状况。 本文遵循针对我国城市公墓的历史景观及现实状况的调查研究,主要研究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丧葬文化、公墓的演变发展。二、城市发展与园林公墓的生态、文化建设。三、城市生态园林公墓模式研究,总结城市生态公墓规划设计的方法。

著录项

  • 作者

    斯震;

  •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 学科 城市规划与设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尹安石;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6.53;
  • 关键词

    城市公墓; 生态园林; 丧葬文化; 模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