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樱属品种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
【6h】

樱属品种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二章樱属品种分类的形态依据

2.1樱属品种主要形态性状

2.1.1树型

2.1.2芽

2.1.3叶

2.1.4花

2.1.5花序

2.1.6果

2.2樱属品种的分类系统探讨

2.2.1樱属品种的起源和演化

2.2.2品种分类原则和分类等级

2.2.3樱属品种群众分类标准

2.3小结

第三章 樱属品种资源调查

3.1樱属品种资源调查方法

3.2樱属品种调查结果

3.2.1樱属检索表

3.2.2樱属种与品种记载

第四章 樱属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4.1实验材料及数据处理

4.1.1实验材料

4.1.2数据处理

4.2结果与分析

4.2.1Q型分类结果与分析

4.2.2R型聚类结果与分析

4.3小结

第五章 樱花品种的园林应用

5.1樱花品种鉴赏与文化

5.1.1品种鉴赏

5.1.2文化

5.2樱花的园林配置方式

5.2.1专类园

5.2.2行道树和樱花长廊

5.2.3孤植树

5.2.4构造花径

5.2.5与其他植物的配置

5.2.6构建园林小品

5.3樱花的园林栽培

5.4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版1

附图版2

展开▼

摘要

中国是樱属分布中心之一,有着丰富的观赏价值极高的樱花资源,国产樱花品种有待推广,开发利用前景很大;作为园林应用日趋广泛的樱花,由于品种记录不够全面,没有统一的品种分类标准和分类系统,影响了樱花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着重对目前国内樱花品种分布较多地区进行品种资源调查,根据比较形态学探讨品种分类标准和系统,并运用数量分类方法进行验证。 1.在整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樱属品种进行形态学研究,分析重要特征性状,制定统一的调查标准,对南京、无锡、北京、青岛品种资源详细调查,基本弄清了四地区目前的樱花品种分布状况;根据文献记载和调查分析,共确定54个种及品种,其中包括11个新品种; 2.在调查基础之上,根据品种起源和演化探讨品种分类系统,制定品种分类标准和分类原则,定出五级分类标准(萼筒和花序类型、毛被、花型和树型、幼叶颜色、雌雄蕊瓣化等)和三条分类原则,认为萼筒和花序类型在划分品种时可作为一级分类标准;根据ICNCP规定,制定三级分类等级:种源、品种群、品种。在山樱种系中划分为山樱原种品种群,毛山樱品种群,晚樱品种群(单瓣亚品种群、复瓣亚品种群)。根据种源和分类标准,对所调查的54个种及品种分别编制检索表,并详细记录形态特征。 3.根据《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ICNCP的规定,对过去文献记载的品种进行核实和整理,将所有品种由Prunus调整至Cerasus,将大岛樱(C.serrulata var.lannesiana‘Speciosa’)、薄重大岛(C.serrulata var.lannesiana‘Semiplena’)F变型整理成品种,将垂枝山樱(C. jamasakura ‘Pendula’)调整至红山樱(C.jamasakura)种系下,寒樱(C.cerasoides var.campanulata ‘Hanying’)放入钟花樱(C.cerasoides var.campanulata)种系下,银河山樱(C.serrulata var.lannesiana‘Amanogawa’)调至晚樱(C.serrulata var.lannesiana)变种群下。 4.选择所调查的53个种及变种、品种、观测树进行数量分类研究,通过Q形分析,结果与形态学基本相似,论证了萼筒和花序类型作为品种分类的重要性。R型分析显示,樱花各形态性状之间无特殊相关性。 5.樱花品种鉴赏和文化分析;对樱花品种目前的园林应用状况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