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杂交鹅掌揪扦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研究
【6h】

杂交鹅掌揪扦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符号缩写对照表

声明

致谢

1前言

1.1杂交鹅掌楸的起源

1.2杂交鹅掌楸的利用价值

1.3研究目的及意义

1.4杂交鹅掌楸繁殖研究进展

1.4.1种子繁殖

1.4.2无性繁殖

1.4.3嫁接

1.4.4组织培养

1.4.5扦插

1.4.6小结

1.5扦插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1.5.1扦插技术

1.5.2外部环境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1.5.3插穗生根的生理生化基础

1.5.4扦插的生根解剖学研究

2材料与方法

2.1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2.1.1试验地概况

2.1.2材料的采集及处理

2.1.3扦插生根试验设计

2.1.4扦插管理

2.1.5观测指标

2.2扦插生根的生理学基础

2.2.1试验设计

2.2.2测定指标及方法

2.3插穗内抑制生根物质的生物测定

2.3.1试验材料与设计

2.3.2测定方法

2.4数据处理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杂交鹅掌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3.1.1杂交鹅掌楸硬枝繁殖技术研究

3.1.2杂交鹅掌楸嫩枝繁殖技术研究

3.1.3扦插时间对插穗扦插生根性状的影响

3.2杂交鹅掌楸扦插生根的生理学基础研究

3.2.1单株无性系嫩枝扦插前插穗生理状态与插穗生根的关系

3.2.2同一无性系插穗中主要营养物质在插穗生根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3.2.3同一无性系插穗中MDA的含量及几种保护酶的活性在生根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3.2.4同一无性系插穗中几种内源激素含量及IAA/IBA、ZR/IAA在生根过程中的变化

3.3杂交鹅掌楸插穗内抑制生根物质的生物测定

3.3.1提取液对白菜籽发芽率、根长、茎长的影响

3.3.2不同时期穗条提取液对白菜籽发芽率、根长、茎长影响的比较

4讨论与结论

4.1杂交鹅掌楸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4.1.1外源激素处理对扦插生根的影响

4.1.2扦插时期插穗生根的影响

4.1.3无性系

4.2杂交鹅掌楸扦插生根的生理学基础研究

4.2.1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与插穗扦插生根的关系

4.2.2 MDA的含量及SOD、POD活性变化与插穗扦插生根的关系

4.2.3主要内源激素含量变化与插穗扦插生根的关系

4.2.4单株无性系嫩枝扦插生根性状差异性的生理基础分析

4.2.5杂交鹅掌楸插穗内抑制生根物质与扦插生根的关系

4.3结论

4.3.1扦插繁殖技术研究

4.3.2杂交鹅掌楸扦插生根机理的研究

参考文献

附图

展开▼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杂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L.tulipifera)扦插繁殖技术及其生根机理,结果如下:
   硬枝扦插时,ABT6号、NAA和IBA的混合物(IBA:NAA=1:1)浓度为200mg·L-1浸泡4h时生根率最高,均达78.3%;插穗在200mg·L-1的IBA不同浸泡时间处理下,浸泡4h时有最高的生根率;浸泡时间为2h下的IBA处理下最佳处理浓度为400mg·L-1。嫩枝扦插时,最佳处理外源激素种类为ABT1号,在200mg·L-1处理下浸泡2h生根率79%;嫩枝扦插时,浸泡时间为2h时有最大平均生根率;嫩枝扦插在600mg·L-1浓度水平时有最大平均生根率。6月13日扦插时有最大扦插生根率。单株无性系间生根率差异显著。
   杂交鹅掌楸在生根过程中,插穗中淀粉分解,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两种可溶性有机物质的迅速增加有利于插穗生根。较高MDA含量不利于插穗生根,较高的POD、SOD活性有利于插穗生根。
   杂交鹅掌楸插穗扦插生根过程中IAA的适度积累及IAA/ZR、IAA/ABA升高时有利于插穗不定根的形成;GA3和ZR的积累有利于插穗愈伤组织的形成,但不利于插穗不定根的形成。
   单株无性系嫩枝扦插时,扦插前插穗中POD活性和ABA、GA3含量与插穗的生根率呈显著性相关,IAA、GA3的含量和IAA/ABA、ZR/IAA与插穗根系效果指数呈显著性相关。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鹅掌楸插穗韧皮部中含有抑制生根物质,且大部分易溶于水,其含量会随插穗木质化程度和休眠程度的增强而增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