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麻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
【6h】

黄麻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的改良试验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致谢

前言

1文献综述

1.1盐渍土的涵义与类型

1.2土地盐碱化的成因

1.2.1自然因素

1.2.2人为因素

1.3盐渍土资源的面积和分布

1.3.1滨海盐土和海涂

1.3.2黄淮海平原的盐渍土

1.3.3东北松嫩平原的盐土和碱土

1.3.4半漠境内陆盐土

1.3.5青新极端干旱的漠境盐土

1.4盐渍土改良措施

1.4.1物理改良

1.4.2农业改良

1.4.3生物改良

1.4.4化学改良

1.5各改良措施的不足

2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区自然概况

2.2研究方法

2.2.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2.2.2分析项目与方法

2.2.3数据处理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盐土主要物理性质的影响

3.1.1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2对土壤最大持水量的影响

3.1.3土壤孔隙度的变化

3.2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盐土主要化学性质的影响

3.2.1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3.2.2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3.2.3对土壤pH的影响

3.2.4对土壤N、P、K的影响

3.2.5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影响

3.3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盐土主要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3.3.1土壤微生物的变化

3.3.2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3土壤酶与土壤化学性质的相关分析

3.4秸秆还田及施用有机肥对滨海盐土土壤肥力影响的综合评价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在典型滨海盐土上进行黄麻秸秆还田及有机肥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滨海盐土理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且采用土壤肥力综合评价法,综合分析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滨海盐土肥力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滨海盐土物理性质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研究发现,秸秆还田及有机肥能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并增加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最大持水量。
   2.秸秆还田及有机肥能够降低全盐含量和pH,增加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0-20cm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善好于下层土壤,其中8号、9号、10号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全盐含量的改善作用尤为明显,试验9个月时的土壤全盐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了45.0%、53.5%和48.4%,试验15个时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62.9%、60.9%和46.4%。
   3.秸秆还田及有机肥有利于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尤其是10号处理,土壤蛋白酶、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2.11、1.61、0.84和4.84倍,细菌、真菌、放线菌分别增加1.80、1.04和58.3倍。
   4.运用土壤指数评价法分析表明,土壤综合肥力指数依次为:10>9>8>4>7>5>3>6>1>2号处理,表明当秸秆施用量3600kg/hm2及有机肥施用量1200 kg/hm2-3600 kg/hm2时,滨海盐土的土壤肥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