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思想与实践
【6h】

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思想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 言

一、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政治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

二、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思想

三、当前我国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缺陷分析

四、构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体系

结 论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加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侧重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时期,探讨和研究中国共产党加强对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思想与实践,希望能够顺应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构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从制度上、机制上解决党政领导干部权力失衡、管理失控、监督失效的问题,真正实现公共权力的健康和有序运行。 本研究以政治学为立脚点,从史学出发,综合法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在吸收国内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创新的研究思路,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整合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首先从权力自身具有的特性、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及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史三个层面剖析了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是政治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其次,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让人民监督政府”为核心的权力制约与监督的思想,并初步建立了一系列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制度;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制约与监督权力的关键在于民主的制度化与法律化,并构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着眼于政治文明建设,提出了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长效机制和严密的监督体系创新思想,更加注重权力制约与监督的内在规律和逻辑,注重制度的建构和机制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三代领导集体权力制约与监督思想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再次,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这是使公共权力的运行不可避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轨、错位、异化的根本原因。最后,适应和谐社会的要求,提出从以法制权、以权制权、以民制权和以德制权四个方面来构建对公共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体系,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对策措施。 总之,加强对公共权力制约与监督,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更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期而又艰巨的重要任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