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谭恩美文化身份建构的矛盾性——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写作
【6h】

谭恩美文化身份建构的矛盾性——解读《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写作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Acknowledgem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Identifying with Mother: Tan's Intended Cultural Identity

Chapter Two Othering Mother: Tan's Real Cultural Identity

Chapter Three Memory and Experience: Keys to the Discrepancy of Tan's Identity Creating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谭恩美的第一部小说《喜福会》自1989年问世以来,好评如潮,获得多种奖项,奠定了谭恩美在华裔美国文学界的重要地位。美国文学界对谭的四部小说都给予极高的赞誉。《接骨师之女》(2001)是谭的第四部作品,小说仍然围绕谭的代表性主题“母女关系”展开。作为对《喜福会》的承继,《接骨师之女》这部作品表现出谭在母女关系探索方面日趋成熟。 批评界主要从两个方面解读谭的作品:一是母女关系;二是身份建构。对于母女关系方面的解读主要以文化冲突和代与代之间的冲突为主要内容,很少有对母女关系与文化身份建构之间的关系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在身份建构方面,文学界出现了两种阐释:一种认为谭在身份建构的过程中,试图通过认同中国文化来建立自己文化身份中的中国性;另一种观点则相反,认为她在这一过程中他者化中国文化。本文运用罗伯塔·鲁本斯坦有关身份动态建立过程的理论,通过分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写作来探索谭文化身份建构的矛盾性(认同与他者化)。本文认为在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首先,正是母与女之间的动态关系构成了谭文化身份的矛盾性建构,同时又导致了谭的矛盾性身份:一方面是她意图建构的身份;另一方面是她所表现的真实身份。这两种身份之间存在着矛盾与分歧。其次,“记忆”与“经历”在谭的母女关系写作中起重要作用。“记忆”与“经历”所具有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特质是导致文化身份建构矛盾性的关键性因素。最后,谭所意图建立的身份具有想象性、虚构性与不稳定性。她有意识的在创造自己的文化身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