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速度轮滑双蹬技术运动学分析
【6h】

速度轮滑双蹬技术运动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前言

2研究对象及方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4讨论及建议

5结论

注 释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运用影像测量的方法,以多次参加过国内速度轮滑比赛,并且双蹬技术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获取实验状态下的运动员双蹬技术的运动学参数。目的是通过对双蹬技术运动学特征的分析描述,揭示出该动作的动作结构规律,确立正确的双蹬动作技术概念。不仅分析揭示其高效合理的内部规律,也为训练方法选用的科学性奠定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对轮滑运动的普及和推广起间接的推动作用。本次研究重点从3方面切入,即双蹬动作技术的时相分析、运动员身体重心的移动变化特点和滑行时身体姿态的描述。其中对动作时相分析中包括动作时相的划分、各动作时相的时间特征、各动作时相滑行的距离分析以及对步长、步频和步速相关关系的讨论;运动员身体重心的移动变化特点分析中包括重心分别在X、Y、Z轴的移动变化轨迹分析以及重心的移动速度分析;身体姿势的描述中包括蹬地腿各关节角度、角速度变化分析,浮动腿各关节角度、角速度分析以及上肢各关节角速度分析。 主要结论如下:1该技术的1个单步可简单划分为4个动作时相;随着滑行速度的提高,运动员双脚支撑时间缩短;步频、步长和步速的相关关系:步频是影响双蹬技术速度的主要因素;运动员重心上下、左右移动幅度较大,速度影响重心移动幅度。 2支撑腿各关节角度在右脚内刃蹬地双脚支撑阶段显著上升。 3支撑腿变刃发生在浮动腿后摆最大之前,踝关节在浮动腿离开地面时期主动发力显著。 4上肢协调摆动配合在双蹬技术中起重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