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生态适宜度分析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以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为例
【6h】

生态适宜度分析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以长春五棵树经济开发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绪论

1.1生态适宜度与生态适宜度分析

1.1.1生态适宜度

1.1.2生态适宜度分析的意义

1.1.3生态适宜度的应用

1.2生态适宜度分析研究现状

1.3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生态适宜度评价的重要意义和应用

1.3.1生态适宜度应用于区域环评中的意义

1.3.2生态适宜度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

1.4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方法

1.4.1生态适宜度的指标体系

1.4.2生态适宜度分析方法

1.5选题的意义和范围

1.5.1本论文选题范围

1.5.2选题意义

第二章区域环境概况

2.1自然环境概况

2.1.1地理位置

2.1.2地质、地貌

2.1.3气象条件

2.1.4水文

2.1.5土壤与土地利用现状

2.1.6植物与动物

2.2社会环境概况

2.2.1人口数量

2.2.2经济发展现状

2.2.3社会事业与人民生活水平

2.3区域开发现状

2.3.1行政区划

2.3.2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

第三章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3.1.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3.1.2土地生态系统现状

3.1.3区域内动植物资源现状

3.1.4农业生态系统现状调查与评价

3.1.5景观生态学评价

3.1.6区域内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第四章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1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4.1.1植被影响分析

4.1.2生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4.1.3地表覆盖层影响分析

4.1.4能流、物流的变化分析

4.1.5环境污染状况

4.2对区域小气候环境影响分析

4.2.1辐射和日照影响分析

4.2.2热量平衡影响分析

4.2.3水分平衡影响分析

4.3水土流失环境影响分析

4.3.1水土流失原因

4.3.2施工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4.3.3营运期水土流失的影响分析

4.4农业环境影响分析

4.5景观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4.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4.6.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4.6.2征地、再安置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第五章开发区生态适宜度分析

5.1生态适宜度分析原则

5.2开发区建设前后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

5.2.1开发区建设前后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分析

5.2.2生态适宜度分析结果

5.3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显著性分析

5.3.1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5.3.2居民搬迁与安置可接受性分析

5.4生态建设方案与水土保持方案

5.4.1生态补偿措施

5.4.2加强绿化

5.4.3农田重建

5.4.4林地建设

5.4.5水土保持方案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生态适宜度分析是指在生态调查的基础上,为寻求最佳可行的土地利用方案,在规划建设的区域内就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要素的影响程度进行的评价。目前,生态适宜性评价已发展成为包括城市发展用地适宜性评价、城市建设项目用地选址等多方面的研究。2003年颁布实施的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也将生态适宜度分析列为区域环评的内容之一。 本文尝试将生态适宜度分析应用于五棵树经济开发区的环境影响评价中。根据开发区城市用地现状和开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确定其评价内容为居住区和开发区整体生态适宜度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由三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指标。自然生态指标包括环境质量和自然地理2项,人文生态指标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综合条件3项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在二级指标的基础上选择。评价方法采用数学组合法,简单易行。 评价结果可见,五棵树经济开发区建设前后的生态适宜度差异很大,原因是开发区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大改观了区内环境质量的现状,提高了其居住和招商引资的条件。因此,开发区建设从土地利用适宜度角度分析,非常有利。开发区应在生态补偿措施、农田重建、区内绿化方案等方面加强规划和管理,力争达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