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化学试题的变化及教学启示
【6h】

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化学试题的变化及教学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二、高考化学试题变化的特点

(一)考试目标的变化

(二)试题内容的变化特点

(三)试题难度和效度的变化

三、学生试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四、教学启示

(一)充分发挥考纲和教学大纲的导向作用

(二)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

(三)重视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重视学生学科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结 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知识经济的兴起使许多国家纷纷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来提高教育质量,借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我国从1999年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课程改革必然引起高考改革。黑龙江省将于2010年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根据高考试题“稳定是主流”和“稳中有变,变中有新”的特点,本文以黑龙江省2004~2006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试题作为评价对象来分析研究其变化特点和2007年命题趋势及教学启示。 分析研究高考试题有利于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有利于国家选拔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有利于发挥高考的正确导向功能,使中学教学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发挥高考评价的预测功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本文以多元智能理论、教育测量理论和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比较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等为主要分析方法,通过对2007年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进行比较来分析综合测试目标和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一致性,通过对2007年实验区的新考纲与非实验区考纲的比较来分析其一致性和变化。考试内容是根据社会需要对受试者设计的评估操作系统,也就是“怎么考”的问题,考试内容体现考试目标的具体要求,它是决定考试的可信性和有效程度的主要因素。<'[9]>对考试内容的研究主要分析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的关系,考试内容与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关系和内容效度。分析研究试题难度是否符合《考试说明》中所规定的试题难度分布。 通过对2004~2006年黑龙江省高考试题的分析得出高考试题的变化特点及趋势,通过所任教的两个班级104名同学(择优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及教学启示。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目标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与人才素质的要求、与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基本一致。 ●考试内容和教学内容基本吻合,有较高的效度,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对中学教学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 ●扩大学生视野,注重学科发展前沿。 ●学科内融合的趋势增大。 ●试题难度基本稳定。 ●突出学科特色,加强实验考察力度。 通过对高考化学试题的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开放性试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有利于引导中学教学。但由于开放性试题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答题时间较长,评分误差较难控制等。因此,在设计开放试题时要通盘考虑,整份试卷中开放性试题的量不宜太多,每个试题答案的文字量应适宜,不宜太大。这样有利于考生的发挥,有利于更好地控制评卷误差、更好地实现开放性试题的功能。 另外消除个别试题设问的歧义,不给考生理解带来麻烦和困难是命题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高考命题需要关注的方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