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2-吡啶)苯并咪唑与Cd(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以及发光性质研究
【6h】

2-(2-吡啶)苯并咪唑与Cd(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以及发光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有机电致发光的研究背景

1.2有机电致发光的理论基础

1.2.1有机电致发光的特点

1.2.2有机电致发光的机理

1.2.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效率

1.2.4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结构

1.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

1.3.1电致发光器件材料应具备的性质

1.3.2普通有机小分子荧光材料

1.3.3有机聚合物材料

1.3.4金属配合物

1.4金属配合物发光分类

1.4.1金属离子微扰的配位体发光

1.4.2稀土配合物

1.5有机电致发光发展现状

1.6本论文的选题与立意

第二章仪器与试剂

2.1仪器

2.2试剂

第三章发光化合物2-(2-吡啶)苯并咪唑与Cd(Ⅱ)、Zn(Ⅱ)配合物的合成以及发光性质研究

3.1引言

3.2实验部分

3.2.1仪器与试剂

3.2.2合成方法

3.2.3晶体结构的测定以及解析程序

3.2.4器件制备

3.3结果与讨论

3.3.1 HPBM晶体结构

3.3.2 HPBM的紫外和荧光光谱

3.3.3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3.3.4红外光谱分析

3.3.5配合物1,2紫外吸收光谱

3.3.6荧光光谱

3.3.7荧光量子产率

3.3.8器件的制备及性质

3.4结论

第四章微型紫外光谱仪的研制

4.1紫外光谱仪的现状、应用和微型紫外光谱仪的前景

4.1.1紫外光谱仪的现状

4.1.2紫外光谱仪的应用

4.1.3微型紫外光谱仪的前景

4.2关于微型紫外光谱仪的设想和研制

4.2.1技术背景

4.2.2研究内容

4.2.3具体技术如下

4.2.4技术参数

4.3微型紫外光谱仪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 谢

硕士期间己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有机电致发光是在有机薄膜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而发展起来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或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一般结构是在金属阴极和透明阳极之间夹一层有机电致发光介质。在电极间施加一定的电压后,这层发光介质就会发光。相对于其他平板显示技术而言,OLED具有主动发光、低功耗、重量轻、高效率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成为国际上竞争得最激烈的前沿科学领域之一。 有机电致发光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全色显示,全色显示要求具有性能优良的三基色材料(红、绿、蓝)。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一些性能优良的有机金属绿光和红光材料。而性能优良的有机金属蓝光材料则相对缺乏。这是因为蓝色发光材料要求具有很大的能隙,而能隙很大则容易阻挡阴极电子的注入,这样在蓝色发光材料中,就会存在能隙大小与电子注入难易这样一对对立的矛盾。这对矛盾的存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蓝色电致发光材料的发展,进而制约了有机全色显示的发展。因此,无论在基础研究还是在产业化方面,寻求性能优良的蓝色发光材料都显得尤为重要。 有机金属配合物既具有有机物的高荧光量子效率的优点,又有无机物的稳定性好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发光材料。对这类发光材料而言,配合物的发光性质大都依赖于配体的性质。因此,对配体的选择显的非常重要。选取了新颖的蓝色发光有机配体2-(2-吡啶)苯并咪唑,合成其与Cd(Ⅱ)和Zn(Ⅱ)的配合物。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都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质,发射峰的位置都在蓝光区,稳定性也很好,熔点较高,很适合做发光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