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旧项目亮度变化对预搜索效应的影响
【6h】

旧项目亮度变化对预搜索效应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预搜索的研究范式

1.2预搜索效应的评估方法

1.3预搜索效应的代表性理论

1.3.1视觉标记(visual marking)

1.3.2注意捕获(automatic onset capture)

1.3.3时间分离说(the temporal asynchrony account)

1.3.4其他理论

1.4三种代表性理论存在的主要争议

1.4.1时程问题

1.4.2加工机制

1.4.3新项目与背景亮度

1.4.4旧客体的变化

1.4.5旧项目的表征问题

1.5预搜索效应的生理机制

2问题提出

2.1研究目的

2.2研究假设

3实验:旧项目亮度降低对预搜索效应的影响

3.1被试

3.2实验设计

3.3刺激材料与仪器

3.4实验程序

3.5实验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Waston & humphreys(1997)提出了经典的预搜索效应。实验包括三种条件:单特征搜索条件(single-feature search condition)、颜色一形状特征联合搜索条件(form-color conjunction search condition)和预搜索条件(preyiew condition)。其中,预搜索条件与颜色一形状特征联合搜索条件的区别就在于,干扰项目与靶子是否同时呈现。后者是所有项目同时呈现,然后完成搜索靶子任务。而前者是先呈现一些无关项目(称之为旧项目),间隔1000ms后再呈现另一些干扰项目和一个靶子(称之为新项目)。实验结果发现,预搜索条件下对靶子的搜索成绩显著优于特征联合搜索条件,接近于单特征搜索条件下的搜索成绩。即所谓的预搜索效应(preyiew effect)。预搜索效应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时程、旧项目变化等。 实验采用3×3×2的实验设计,探讨了旧项目亮度变化对预搜索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实验条件因素主效应显著。旧项目亮度变化条件减弱了预搜索效应,未完全消失。②项目总集和有无靶子的主效应显著,有靶子的条件下搜索速度更快,且随着项目总数增加搜索难度在增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