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凤凰山峡谷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
【6h】

凤凰山峡谷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技术途径与研究方法

1.1实验基地的选择

1.2实验材料与设备

1.2.1实验材料

1.2.2仪器设备

1.2.3实验药品

1.3实验方法

1.3.1标本采集方法

1.3.2种类鉴定方法

1.3.3生态研究方法

第二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2.1种类鉴定的结果

2.1.1凤凰山大峡谷中的亚气生蓝藻概况

2.1.2凤凰山大峡谷景区亚气生蓝藻的分科检索表

2.1.3凤凰山峡谷亚气生蓝藻各科分类检索表(下表中*所标识的为拟定新种)

2.1.4黑龙江省亚气生蓝藻的新记录

2.2凤凰山大峡谷中亚气生蓝藻的生态分析

2.2.1各属出现的次数及频度

2.2.2几种亚气生蓝藻出现的次数及频度

第三章实验的结论与讨论

3.1凤凰山大峡谷中的亚气生蓝藻种类相对丰富

3.2亚气生蓝藻在凤凰山大峡谷中的生态特征

3.3亚气生蓝藻在风凰山大峡谷中的生态作用

第四章蓝藻门新植物

附图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了黑龙江省凤凰山大峡谷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对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特征与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2006年8月,选择黑龙江省五常凤凰山大峡谷为实验基地,采集蓝藻标本283号。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鉴定。共鉴定出蓝藻植物61种2变种,隶属于6科16个属,其中有1个科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科,2个属为黑龙江省新记录属,38个种、2个变种为黑龙江省新记录种。拟定1个新种。目前国内学者对黑龙江省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较少,而对峡谷溪流地貌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很少有人企及,因此这一课题有其特殊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探讨亚气生藻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详细功能提供了本底资料。本文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阐明了凤凰山大峡谷上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编制了凤凰山大峡谷中亚气生蓝藻的分类检索表。同时,通过比较所鉴定各属的频度,本文分析了凤凰山大峡谷中亚气生蓝藻种类的组成特征与其陆地生态系统中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在进一步比较几种蓝藻的频度后,推测在凤凰山大峡谷中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通念珠藻(Nostoc commune)和贺氏伪枝藻(Scytonema hofmanni)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其它蓝藻,可以尝试利用它们在积累有机质、涵养水分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在峡谷中火山熔岩拓殖中,将其作为先锋植物。

著录项

  • 作者

    李燕华;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学科 植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肖洪兴;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Q949.221;
  • 关键词

    凤凰山峡谷; 亚气生蓝藻; 生态因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