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营口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6h】

营口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前言

1.1.1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内涵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选题背景

1.2.2研究意义

1.2.3研究目标

1.3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理论

1.3.1循环经济学理沦

1.3.2可持续发展理论

1.3.3系统论理论

1.3.4五个统筹理论

1.4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研究区域概况

2.1营口市自然概况

2.1.1气候

2.1.2水文

2.1.3土壤植被

2.1.4地质地貌

2.2营口市社会经济概况

2.2.1区位条件

2.2.2人口状况

2.2.3经济条件

3营口市主要环境问题及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1营口市土地利用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3.1.1营口市土地利用现状

3.1.2营口市目前主要环境问题

3.2土地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机制

3.3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分析

3.3.1土地利用规模、结构和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2基础设施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3土地开发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3.4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4营口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4.1营口市土地利用变化

4.2土地利用变化的自然驱动力分析

4.3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分析

4.4土地利用变化的政策、人口驱动力分析

5营口市生态足迹和水环境容量计算

5.1生态足迹

5.1.1生态足迹的内涵

5.1.2生态足迹计算

5.2营口市生态足迹

5.2.1营口市生态足迹计算方法与过程

5.2.2营口市生态承载力计算过程与方法

5.2.3营口市生态足迹结果分析

5.3营口市水环境容量

5.3.1环境容量的内涵

5.3.2营口市水环境容量的计算

6营口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构建

6.1营口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6.1.1分区依据

6.1.2分区结果

6.2营口市各综合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6.2.1西部平原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6.2.2南部沿海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6.2.3东南部丘陵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6.3营口市各土地利用模式空间管制措施

6.3.1西北部平原各土地利用模式空间管制措施

6.3.2西南部沿海各土地利用模式空间管制措施

6.3.3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各土地利用模式空间管制措施

7结论与讨论

7.1结论

7.2讨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辽宁省“五点一线”战略的实施,营口市经济将快速发展,由此带来的土地压力和环境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可以实际操作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即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以此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结合当前营口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大背景以及国家对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本文在对营口市土地综合分区的基础上,探讨了适合营口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营口市近年城市化进程快,为构建营口市友好型用地模式,本文在深入分析了营口市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调查的方法了解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运用综合分析法分析营口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运用统计分析及经济学方法计算出营口市的生态足迹和环境容量,通过实地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结合计算的结果,及营口市生态环境特征、营口市发展目标和土地利用现状对营口市进行综合分区,将营口市分为三个区,即西北部平原区、西南部沿海平原区、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并根据每个区不同的生态地理特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将每个区按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两类用地类型,提出不同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西北部平原区,农用地提出了三种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即四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土地利用模式、稻田养鱼土地利用模式和稻田养鸭土地利用模式;农村建设用地提出的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利用模式,大石桥市中心城区提出的是以镁质材料产业为主的环境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南部沿海区,建议该区采用带状组团式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农用地作为城市绿化隔离带,主城区在进行改造和扩建时可以采用“珠海模式”的土地利用模式,各个园区采用循环经济园区土地利用模式;农用地可以采用生态果园型、生态水产养殖型和滨海生态旅游型土地利用模式。东南部低山丘陵区,建议该处农用地采用林下(果园)种草养家禽、山地生态观光型和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园三种土地利用模式;建设用地可以采用以柞蚕养殖及丝制品加工为主和以优质绒山羊养殖及肉制品加工为主的土地利用模式;该区有大量的工矿用地,对于废弃地,要采用工矿用地生态复垦模式。最后针对各区域的各类用地提出了相应的空间管制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