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力量训练对飞行学员抗荷能力的影响
【6h】

力量训练对飞行学员抗荷能力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前言

1.1问题的提出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力量体系及训练方法

1.3.1力量种类的划分

1.3.2力量训练方法

1.4研究拟解决的问题以及意义

1.5研究假设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专家调查法

2.2.3实验法

2.2.4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对照组力量与收缩压指标检测

3.2最大力量实验组力量与收缩压指标检测

3.2.1最大力量训练组各指标变化情况

3.2.2最大力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比较分析

3.3快速力量实验组力量与收缩压指标检测

3.3.1快速力量实验组各指标变化情况

3.3.2快速力量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比较分析

3.4力量耐力实验组力量与收缩压指标检测

3.4.1力量耐力实验组各指标变化情况

3.4.2力量耐力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比较分析

3.5+Gz耐力检测

3.5.1对照组与实验组+Gz耐力自身对照比较分析

3.5.2实验组与对照组+Gz耐力后测组间对比分析

4 讨 论

4.1最大力量训练与+Gz耐力

4.2快速力量训练与+Gz耐力

4.3力量耐力训练与+Gz耐力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2建议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举重、类举重等无氧力量训练项目能够提高抗荷能力(主要指+Gz的耐受能力),延长飞行疲劳时间。根据运动训练项群理论,按运动项目所需运动能力的主导因素划分,举重、投掷、跳跃同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其训练多为大、中强度的重复性训练。如果举重、类举重能够提高抗荷能力,那么快速力量训练项目均可以提高抗荷能力。同时通过对举重、类举重等无氧训练提高+Gz的机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进行举重训练后所产生的爆发力能在进行抗荷动作时将四肢、臀、腹部等肌肉有效地同步等长收缩,可以使蓄积在这些部位的血液,在心脏搏出血液到头部之前很快地挤回到胸部血管,保证足够的中心循环血量进而提高了抗荷能力,那么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也应该具有相同的功能。也就是说力量体系中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力量耐力各自对飞行员的抗荷能力均有影响。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旨在探究应用力量训练体系指导飞行学员进行抗荷能力的影响,试图通过实验应用研究来填补这项空白。 本研究采用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以空军航空大学第49期200名男飞行学员为测试研究对象,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每周3次力量训练,训练内容各组分别为最大力量训练、快速力量训练和力量耐力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内容,不进行专门力量训练,为期12周。通过力量指标、生理指标、+Gz耐力水平的实验前测和后测,对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和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和自身对照。 研究结果表明,力量、生理、+Gz耐力水平各项指标,3个实验组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飞行学员进行下肢与腰腹肌力量训练,可有效提高飞行学员的抗荷能力;在力量训练体系中,对飞行学员抗荷能力影响效果效果依次为快速力量、最大力量力量耐力。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1.由于研究条件所限,+Gz耐力的测试值只是通过公式推导得出,未能在离心机上得到验证。2.本研究结束后,由于条件所限,未能继续跟踪测量,所得的结论只是在飞行学员的基础训练阶段得到了验证,为此作者期待在后续的扩展研究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