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丕瑶的为官思想与实践
【6h】

马丕瑶的为官思想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马丕瑶的赈灾思想与实践

(一)马丕瑶对赈灾的思考

1.晚清时期灾荒情况述略

2.马丕瑶对赈灾的思考

(二)治理“丁戊奇荒”

1.“丁戊奇荒”概述

2.马丕瑶治理当地“丁戊奇荒”

(三)治理汾河水患

1.汾河水患概述

2.马丕瑶治理汾河水患

(四)对马丕瑶赈灾措施局限性的探讨

1.赈济灾民效果有限

2.具有迷信思想

3.与李鸿章治理“丁戊奇荒’’的比较

二、马丕瑶的洋务思想与实践

(一)马丕瑶洋务思想的形成及其特点

1.马丕瑶洋务思想的形成

2.马丕瑶洋务思想的特点

(二)马丕瑶洋务思想的实践

1.促进农业商品化

2.主张保护在外商人,发展对外贸易

3.开办工矿企业

(三)马丕瑶洋务思想的成因

三、马丕瑶的吏治思想与实践

(一)重视得人

1.储备人才、富有忧患意识

2.奖罚分明

(二)革除陋弊

(三)惩贪倡廉、不畏权贵

(四)重视教化

1.以科举教化民众

2.以教育教化民众

3.以道德观念教化民众

四、与同时期其他地方官员吏治的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马丕瑶作为晚清重要的地方官员,虽然不似曾国藩、李鸿章等封疆大吏那样显赫,但却历经同治、光绪两朝,深得当政者的宠信。多次受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嘉奖,这在晚清官员中并不多见。通过对他的研究可以了解晚清时期地方官员在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如何来治理地方,解决国家危亡。本文旨在对马丕瑶一生中的为官时期进行论述,着重论述其赈灾思想、经济思想、吏治思想及相关实践。把对马丕瑶一生的研究作为一个整体,了解这位晚清时期重要的地方官员,以期得出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并给予公正的评价。另外,本文力图在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同时更希望能挖掘出深刻的现实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三大方面来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论述马丕瑶的赈灾思想与实践。百年不遇的旱灾给晚清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临危受命的马丕瑶担任了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解州的知州。所以本部分全面概括马丕瑶在面对灾荒时所做的思考,以及对其赈灾思想的实践,主要包括赈济灾民、平抑物价、清丈土地、均减徭役、恢复灾后生产、进行民众教化等。通过对其赈灾措施的论述从而挖掘其措施中所存在的现实借鉴意义。同时,其对灾荒的治理虽然取得了重大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
  第二部分:论述马丕瑶的经济思想与实践。为了挽救统治,晚清时期进行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马丕瑶虽然不是洋务运动的典型代表,但是其经济思想却体现出了向洋务思想的转变,这主要体现在工业、农业、对外贸易等方面。通过对其洋务思想实践的探讨,进一步分析其洋务思想的成因。
  第三部分:对马丕瑶的吏治思想与实践进行论述。即对马丕瑶为官三十年中对地方吏治措施的总结归纳,并与同时期的其他地方官员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其吏治思想的突出特点。
  结语部分:通过上述具体史实的阐述,以及对马丕瑶赈灾、经济、吏治思想的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马丕瑶一生的为官思想。虽然身处封建没落的晚清社会,但是其思想中却时时体现出“关注民生”的现实意义。通过上述材料的把握,有助于理性而客观的分析马丕瑶的历史地位,更准确地把握历史真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