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浅析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6h】

浅析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序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框架结构

1.4 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中国社保基金的筹集及管理的基本范畴

2.1 社保基金的概念、特点及特殊性

2.1.1 社保基金的基本概念

2.1.2 社会保障基金的特点及特殊性

2.2 社保基金的筹集方法

2.3 社保基金管理模式

第三章 中国社保基金投资筹集及管理现状及问题

3.1 中国社保基金的筹集及管理现状

3.1.1 社保基金的发展及积累状况

3.1.2 中国社保基金的筹集及管理状况

3.2 中国社保基金的筹集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2.1 社会保障收支不平衡,缺口不断扩大

3.2.2 社会保障基金征管不完善,影响基金的收缴

3.2.3 社会保障结余资金投资低效率运营管理,增值困难

3.2.4 社会保障资金管理不规范,管理机制不健全

第四章 国外社保基金投资筹集及管理模式

4.1 社保基金的筹集及管理模式——新加坡模式

4.1.1 新加坡社保基金的筹集及管理现状

4.1.2 新加坡社保基金的筹集及管理存在的问题

4.2 其他国家社保基金的筹集及管理

4.3 国外社保基金的筹集及管理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4.3.1 国外实践经验特点

4.3.2 中国从国外经验中获得的启示

第五章 中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5.1 中国社保基金筹集的建议

5.2 中国社保基金管理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社会保障在国家运行中起到防护网的作用,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社保基金作为社会保障的资金基础,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世界各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热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和管理也受到理论界和实物界众多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社保基金的发展,其筹集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趋凸显。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体制不健全,发展不成熟,历史包袱沉重。而又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养老问题成为政府面临的一重大问题。目前,中国社保基金存在筹资渠道狭窄、投资收益率低、社保基金被挪用、监管力度不够等多种问题。社保为民生之安全网,是中国发展需考虑的一重大问题。
  中国学术界对社保基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保基金的投资管理和法律建设方面,而对社保基金的筹集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从社保基金筹集和管理的基本模式出发,对社保基金进行全面论述,希望能找到适合中国社保基金的筹集和管理模式。
  本文结构上首先介绍了社保基金的基本概况和社保基金筹集、管理的基本现状,对社保基金有了基本的认识。然后通过介绍国外发达国家社保基金的情况,找出适合中国发展的社保基金模式。最后根据分析,笔者认为中国社保基金应当采用部分积累的筹集模式、缴费制的筹资形式以及多元化的投资形式等。
  具体说来,本文论述的思路和线索为:
  绪论部分,笔者介绍了选此论题的背景及意义。社保基金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关系到国计民生。采取什么样的筹集模式以保证资金的来源、什么样的投资管理模式以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此外,笔者在本部分还综述了国内外对社保基金的研究现状。
  在第二章,本文介绍了社保基金的基本情况,包括社保基金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筹集和管理模式,为本文的论述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第三章,本文阐述了中国社保基金筹集和管理的现状,并思考其存在的问题。总体来说,中国社保基金收入和支出呈增长趋势,但是支出和收入增长的比率相差很小,长此以往将难以满足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在第四章,本文阐述了新加坡、日本、美国等社保制度较为完善国家的经验。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日本的年金制以及美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模式都是比较成功的社保基金模式。希望借他山之石,以助于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基金制度。
  在第五章,笔者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阐述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保基金筹集与管理进行思考、展望,给出合理的建议。笔者认为,中国社保基金应当实施部分积累的筹集模式,并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征社会保障税。在社保基金的管理方面,笔者认为,中国可以实行多元化的投资、加强海外投资等,在保证低风险的同时,实现最大收益。
  本文第一章、第二章为本文的基本章节,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对中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