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教育目标——育人与制器间的冲突及协调
【6h】

大学教育目标——育人与制器间的冲突及协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综述

二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三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四 概念的界定及解说

第二章 何为大学

一 大学是学者的社团

二 大学是探索、传播普遍学问和高深学问的场所

三 大学是社会服务站

四 大学是思想自由和批判社会的场所

第三章 育人与制器间的冲突及协调——以美国大学发展为例

一 大学与政府的关系

(一)自治和钳制之间的协调

(二)政府对大学的钳制:远距离驾驭

(三)“人”与“器”合二为一

二 大学与市场的关系

(一)高等教育市场取向

(二)高等教育系统分化

三 大学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保持平衡

(一)办学模式:本科学院、研究生院和赠地学院的有机融合

(二)权力模式:传统权威、理性化机制和领袖魅力的整合

第四章 美国大学发展对中国大学发展的启示

一 多元共存的高等教育哲学观

(一)回顾历史:认识论与政治论在冲突中并存

(二)评述现在:认识论与政治论对人的忽视

(三)展望未来:多元高等教育哲学观和谐发展

二 政府宏观调控方式的转变

(一)政府对教育资源的行政控制导致高校发展趋同

(二)研究型大学资源获得的优势强化了大学盲目升格

(三)转变政府调控方式,促进高校合理分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大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历史悠久且独特的机构,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学逐渐从社会发展舞台的边缘走向舞台的中心,成为社会的轴心机构。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职能之一,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有的从大学自身出发,培养具有理性、健全人格的“人”,有的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培养身怀一技的“工具”。其实“人”与“工具”的出现是大学与社会发展互动过程中对大学教育目标定位产生的影响。
  本文以美国大学发展作为案例国家,分别从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和大学与市场的关系来探讨大学教育目标中的育人与制器间的冲突及协调。
  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开篇是导论部分,分别介绍了问题的提出及综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方法及思路,概念的界定及解说。
  第二部分是阐述了何为大学,分别从大学是学者的社团,大学是探索、传播普遍学问和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是社会发展的服务站,大学是思想自由和批判社会的场所。
  第三部分的冲突的主线是大学是为发展理性,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培养学生个性品质与大学是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技之长的工具之间的制衡。以美国大学发展为例,从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大学与市场的关系两个方面分析,美国大学是在政府远距离驾驭下采用市场机制,使得大学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在民主政治和市场机制的协调下完善了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机制,使得大学能在政府与市场之间保持平衡。
  第四部分是通过对美国大学发展作为案例国家来研究,对我国目前大学发展的启示。

著录项

  • 作者

    陈星;

  •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
  • 学科 高等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春光;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9.712;
  •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育目标; 人才培养; 美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