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设计与优化
【6h】

新型有机发光二极管的设计与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展史

1.2 器件的发光机理及发光过程

1.3 器件中常用的功能材料及器件结构

1.4 本论文中器件的主要性能参数

1.5 本论文的选题目的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效蓝色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2.1 引言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2.3 器件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设备

2.4 蓝色荧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结构及能级分布

2.5 掺杂浓度对单发光层器件性能的影响

2.6 掺杂浓度对双发光层器件性能的影响

2.7 第一发光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过渡金属敏化型的绿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

3.1 引言

3.2 实验药品和仪器

3.3 器件制备流程及性能测试设备

3.4 绿色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器件结构及能级分布

3.5 初步优化单发光层器件的性能

3.6 初步优化双发光层器件的性能

3.7 敏化剂对器件的性能影响

3.8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重点进行器件制备工艺和设计,并基于蓝色荧光配合物和绿色磷光配合物分别设计并制备单发光层、双发光层和过渡金属配合物敏化型的器件,进而研究所得器件的发光过程。分别以蓝色荧光配合物BCzVBi和绿色磷光配合物(tfmppy)2Ir(tpip)制备的器件,经过优化发光材料的掺杂浓度和各功能层厚度,最终获得高性能。所得最优化器件的具体性能参数分别为:最大外量子效率8.0%/25.3%、最大电流效率11.99/102.29 cd/A、最大功率效率10.91/88.67 lm/W和最大亮度36060/96268 cd/m2。在蓝色荧光器件中掺杂发光材料的TcTa和26DCzPPy层分别起到主导发光层和辅助发光层的作用,从而拓宽了复合区间。而在绿色磷光器件中,敏化剂分子作为电子深束缚中心促进了载流子的平衡。通过对材料的光致发光光谱及三重态能级进行研究发现,敏化剂分子并未起到主体材料26DCzPPy到发光材料(tfmppy)2Ir(tpip)之间能量传递的阶梯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