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6h】

江苏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3研究方法

1.4研究目的、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1.5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研究理论基础

2.1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关理论

2.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

第三章 江苏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分析

3.1江苏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

3.2江苏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

3.3 江苏省城市化与就业结构

3.4 江苏省城市化与居民生活水平

第四章 江苏省各市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研究

4.1 协调度模型数据准备

4.2协调度模型构建

4.3 结论分析

第五章 结论和启示

5.1结论

5.2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市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化不仅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提高的过程,也包括城市生产方式、生活观念向农村传播的过程,以及人们对城市文化的接受过程。江苏省作为“长江三角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城市化在促进江苏省经济发展和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也是明显的。因此,研究江苏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提出针对性建议,优化江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时以期对其他省市的城市化进程有借鉴意义。这是一项颇具现实意义的工作。
  本文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及二者协调度两方面研究二者的关系。首先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居民生活水平四个方面研究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其次刻画江苏省各个城市的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最后对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通过本文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增长互为因果关系,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反作用于城市化的发展,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来看,城市化都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化水平增加一个百分点,非农产业比重相应增加 0.1729 个百分点。
  3.城市化的发展有助于就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吸引力大于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吸引力。
  4.江苏省城乡消费存在较大差距,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由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由此可看出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5.通过因子分析得到江苏省 13 个省辖市的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和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进而求出二者的协调度。从江苏省全省角度看,各市协调度呈现为自南向北梯度递减的趋势。
  最后,通过研究结论,得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等相关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