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分析-以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6h】

产业集聚的区域差异分析-以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2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3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

2.1产业集聚

2.2电子信息产业集聚

第三章 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现状分析

3.1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模

3.2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3.3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域差异实证分析

4.1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域差异评价指标体系的建设

4.2产业集聚区域差异及原因分析

4.3产业集聚空间差异特征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5.1主要研究结论

5.2相关政策建议

5.3论文不足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产业集聚由于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集聚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实现外部经济等方面的优势,近年来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也逐步向集聚方向发展,以谋求集聚所带来的资金、技术、创新等多方面的利益。然而,多数地区的产业集聚主要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产业园区的形式进行建设的,集聚经济效应并没有充分显现。为此研究各地区产业集聚区域差异,有针对性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对提高产业集聚的竞争力,引导其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聚为例,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发展规模、创新能力、集聚水平、发展环境四个方面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聚类分析对集聚的空间差异特征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1)第一聚类:上海、江苏两市处于16市发展的龙头地位,其四指标远远领先于其他各市;第二聚类:无锡、杭州、宁波、南京。四市在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环境上相差无几,在产业规模指标上,无锡的得分要远高于其余三市。在创新能力指标上,南京在四市中位居首位。在集聚水平指标上,宁波位居第一。杭州除在产业规模指标上逊色于其余三市外,其它指标均稳居四市的第二位;第三聚类:常州、南通。常州在产业规模指标、集聚环境指标得分上高于南通,但在创新能力指标和集聚水平上与南通相差甚远;第四聚类:扬州、镇江、嘉兴、绍兴。在产业规模指标得分中,扬州、镇江得分相近且高于其他两市。在创新能力指标中绍兴居于首位。在产业集聚水平指标中,嘉兴、扬州得分相近且高于其他两市。在产业集聚环境得分中,绍兴、嘉兴、镇江得分相近,扬州最低;第五聚类:泰州、湖州、台州、舟山。在产业规模指标上,泰州、台州高于其他两市。在创新能力指标、集聚水平指标得分中,泰州得分居于四市首位。在产业集聚环境指标中台州得分最高。舟山在各项指标中均位居16位。(2)16市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的空间差异特征呈高聚低散特征,其集聚类别呈“葫芦”型不均衡分布。
  在以上差异比较的基础上,文章对五类集聚类型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并对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集聚统筹发展进行了探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