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环境犯罪的晨刑罚制裁方法研究
【6h】

环境犯罪的晨刑罚制裁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概述

2.1 非刑罚制裁方法概念

2.2 非刑罚制裁方法种类

2.3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概念

2.4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特点

2.5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种类

3 环境犯罪非刑罚制裁方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1 符合制裁环境犯罪的目的是恢复性司法的要求

3.2 环境犯罪实施非刑罚制裁方法符合环境犯罪特殊性的要求

3.3 环境犯罪实施非刑罚制裁方法可以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3.4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可以有效预防犯罪

4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现状

4.1 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现状

4.1.1 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法律依据

4.1.2 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司法实践

4.2 国外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现状

4.2.1 国外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法律依据

4.2.2 国外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司法实践

5 我国环境犯罪非刑罚制裁方法的不足与完善

5.1 我国环境犯罪非刑罚制裁方法的不足

5.1.1 我国环境刑事立法的滞后

5.1.2 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单一

5.1.3 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监督不力

5.2 我国环境犯罪非刑罚制裁方法的完善措施

5.2.1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附加刑罚化

5.2.2 建立社区服务制度

5.2.3 建立环境保证金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危机日趋严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也开始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环境刑罚是犯罪行为人承担环境犯罪刑事责任最主要的方式,然而,仅靠环境刑罚显然不能很好地达到制裁环境犯罪、救济环境权益的目的。因此,在判处环境犯罪行为人刑罚的同时适当考虑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对于环境恢复和权益保障能够起到很好的调剂作用。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又称环境犯罪的补充性处罚方法,是指对环境犯罪行为人所采取的刑罚之外的旨在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环境,救济被犯罪行为减损的自然资源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包括教育性处罚措施、民事性处罚措施和行政性处罚措施三类。
   在国外,人们更是积极地寻找合适的制裁方法,因此,该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新兴的热点问题。在此,仅对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存在的理论根据加以探讨。任何理性的、正当的事物的存在,都有合理的理论作为支撑,否则就将难以长久立足。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也是如此,正因为有理论的铺垫、现实的需要,才有它存在的价值。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是当今全球刑法的发展趋势,作为惩治环境犯罪的表现方式之一且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非刑罚制裁方法明显种类单一、内容单薄,在适用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因此,借鉴国外先进的立法和司法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使其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弥补了刑罚功能的不足,限制了法定刑罚圈的范围,是报应刑与目的刑刑法思想论战的产物,刑罚谦抑、人道、个别化思想为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作为实现刑罚目的的新形式。我国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思想。世界各国刑法都不同程度地规定了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但各国由于历史传统、立法模式的不同,对环境犯罪的非刑罚制裁方法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