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楼梦大观园空间艺术探究——基于文学、影视和园林艺术的视角
【6h】

红楼梦大观园空间艺术探究——基于文学、影视和园林艺术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的研究进展

1.3.1 大观园的研究进展

1.3.2 空间的研究进展

1.3.3 大观园空间艺术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框架

2 空间艺术相关概念

2.1 空间

2.1.1 文学空间

2.1.2 影视空间

2.1.3 园林空间

2.2 空间艺术

2.3 意境

2.4 情境

3 三种视角下空间的表现元素

3.1 文学视角下空间的表现元素

3.2 影视视角下空间的表现元素

3.2.1 表现元素--画面

3.2.2 表现元素--声音

3.2.3 表现元素--文字

3.3 园林艺术视角下空间的表现元素

3.3.1 表现元素--植物

3.3.2 表现元素--水体

3.3.3 表现元素--山石

3.3.4 表现元素--园林建筑

3.4 小结

4 三种视角下空间的表现方式

4.1 文学视角下空间的表现方式

4.1.1 叙述者描写空间

4.1.2 通过人物片面地描写空间

4.1.3 叙述者和人物相结合展现空间

4.2 影视视角下空间的表现方式

4.2.1 影视镜头展现空间

4.2.2 影视剪辑展现空间

4.3 园林艺术视角下空间的表现方式

4.3.1 以小见大

4.3.2 巧于因借

4.3.3 因地制宜

4.3.4 虚实相间

4.4 小结

5 三种视角下大观园空间的营造

5.1 文学视角下大观园空间的营造

5.1.1 小说版本的选择

5.1.2 大观园空间布局的还原

5.1.3 受众对于大观园的空间感知

5.1.4 大观园空间的特点

5.2 影视视角下大观园空间的营造

5.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5.2.2 大观园空间布局的还原

5.2.3 受众对于大观园的空间感知

5.2.4 大观园空间的特点

5.3 园林艺术视角下大观园空间的营造

5.3.1 研究对象的选取

5.3.2 上海大观园的空间布局

5.3.3 受众对于大观园的空间感知

5.3.4 上海大观园空间的特点

5.4 小结

6 三种视角下大观园空间营造效果的比较分析

6.1 研究目的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6.2.2 研究步骤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6.3.1 被调查者自然情况统计

6.3.2 大观园空间完整度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6.3.3 大观园空间感性认识的研究结果与分析

6.4 小结

7 大观园的空间艺术研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7.1 小说的通篇构思、写作技巧指导现代景观设计

7.1.1 “起点-发展-高潮-结局”的全文构思

7.1.2 欲扬先抑的写作技巧

7.1.3 预留伏笔的写作技巧

7.1.4 寓情于景的写作技巧

7.1.5 隐喻的写作技巧

7.2 影视的镜头、剪辑手法指导现代景观设计

7.2.1 移动镜头

7.2.2 长镜头

7.2.3 叫板式、复现式蒙太奇

8 设计案例--长沙雷锋纪念馆改造设计

8.1 项目背景

8.1.1 项目地理位置及简介

8.1.2 现状调查

8.2 设计构思

8.2.1 小说通篇构思指导整体构思

8.2.2 影视长镜头指导空间分隔

8.2.3 小说隐喻的写作技巧指导空间表现

8.2.4 影视叫板式蒙太奇指导空间转换

8.2.5 影视复现式蒙太奇指导空间细节

8.3 设计图纸

8.4 项目总结

9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国内景观设计师过于追求景观功能和形式而忽略对园林空间意境的创造,致使现代景观徒有其表,缺乏意境。笔者以《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为研究对象,从文学、影视以及园林艺术三种视角下进行大观园空间分析,以期寻找出利于现代景观空间意境营造的方法,给予现代景观设计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1)文章在阐述了三种视角下空间的表现元素、表现方式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种视角下的大观园空间布局,总结出三种视角下大观园空间的特点:文学视角下的大观园空间具有虚幻性、流动性、诗意性等空间特点;影视视角下的大观园空间具有直观性、瞬间性、艺术性等空间特点;而园林艺术视角下的大观园空间则具有客观性、灵活性等空间特点。
   (2)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调查受众对三种视角下大观园空间的感知情况,得出如下结果:文学视角下,具有较强文字理解能力的受众能感知到情境交融的大观园空间;影视视角下,具有较强记忆力和形象思维的受众也能感知到情境交融的大观园空间,但空间的完整性弱于前者;而园林艺术视角下,只要具备基础的方位辨别能力的受众均能感知到完整的大观园空间,只是客观的感知空间布局。于是,文学、影视的大观园空间营造效果优于园林艺术。
   (3)在比较三种视角下大观园空间营造效果之后,笔者分析文学、影视中营造空间的技巧,认为文学中“起点-发展-高潮-结局”的通篇构思、欲扬先抑、预留伏笔等写作技巧以及影视中移动镜头、长镜头和叫板式、复现式蒙太奇的影视剪辑手法能对现代景观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最后,笔者用一个设计案例——长沙雷锋纪念馆的改造设计,验证了文学、影视中空间营造手法运用于景观设计中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