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南宁市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研究
【6h】

南宁市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

1.2.2 相关理论

1.2.3 国内外公共空间研究现状

1.2.4 国内外地域文化景观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调查地点与方法

1.5.1 调查地点

1.5.2 调查方法

1.5.3 分析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区域概况

2.1 区位分析

2.2 历史沿革

2.3 自然地理条件

2.4 社会经济条件

3 南宁市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表达的文化类型

3.1 南亚热带植物文化

3.1.1 复层植物景观

3.1.2 棕榈植物景观

3.1.3 榕属植物景观

3.1.4 “果树上街”景观

3.1.5 多彩的花灌木景观

3.2 少数民族文化

3.2.1 铜鼓

3.2.2 图腾与信仰

3.2.3 民歌

3.2.4 绣球

3.2.5 壮锦

3.2.6 民居

3.3 岭南园林文化

3.3.1 岭南园林建筑

3.3.2 岭南盆景

3.4 东盟文化

4 南宁市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表达的主题

4.1 五象福降

4.2 金花茶俏

4.3 民歌嘹亮

4.4 铜鼓音悦

4.5 红色记忆

4.6 民族融合

4.7 异国风情

5 南宁市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的设计手法

5.1 保留

5.2 转化

5.3 再现

5.4 提炼

5.5 抽象

5.6 对比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公共空间中有着大量具有少数民族、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的园林景观。为了弄清南宁城市公共空间中地域文化景观的文化类型、表达主题和设计手法,运用文化原型分析、主题分析和设计手法分析等方法,在对南宁市大小57个公共空间中的文化景观进行分析,得到主要结果如下:
   南宁市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表达的文化类型主要有南亚热带植物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岭南园林文化和东盟文化四大类。南亚热带植物文化指基于自然地理条件形成的南亚热带植物景观,典型代表有复层植物景观、棕榈植物景观、榕属植物景观、“果树上街”景观、多彩的花灌木景观,营造南宁为闻名的“绿城”。少数民族文化中以壮族文化气息最为浓厚,在公共景观突出表达了壮族的铜鼓、图腾与信仰、民歌、绣球、壮锦、民居文化。南宁公共景观中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岭南园林的艺术特征和造园手法。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南宁以及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快推进,东南亚文化也涌入了南宁并体现在南宁的公共景观中。
   南宁市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的突出表达的主题有7大类:五象福降、金花茶俏、民歌嘹亮、铜鼓音悦,红色记忆、民族融合、异国风情。
   南宁市公共空间地域文化景观在平面布局、空间营造、植物景观设计、建筑小品设计上主要运用了有保留、转化、再现、提炼、抽象、对比的设计手法,将亚热带植物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岭南园林文化和东盟文化进行了很好的表达。
   南宁市地域文化资源丰富,为南宁市塑造城市特色景观,展现独特城市风貌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表达载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