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湘潭县易俗河镇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调查研究
【6h】

湘潭县易俗河镇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外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

1.3.2 国内相关课题的研究综述

1.3.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农村宅基地流转的理论基础

2.1 宅基地、宅基地流转的定义及其特征

2.1.1 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2.1.2 集体土地的定义

2.1.3 宅基地的定义及特征

2.1.4 宅基地流转的定义

2.2 宅基地流转的基础理论

2.2.1 土地稀缺原理

2.2.2 物权价值理论

2.2.3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2.2.4 二元经济结构

2.2.5 行为经济学原理

2.3 宅基地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3 湘潭县易俗河镇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基本情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调研方法

3.3 对农户的基础性调查

3.3.1 样本农户基本情况

3.3.2 样本家庭基本情况

3.3.3 样本宅基地基本情况

3.4 对农户宅基地流转认知的调查

3.5 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调查

3.5.1 流转意愿及数量

3.5.2 流转形式

3.5.3 流转动因

4 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分析

4.1 农户对宅基地流转规范的期望

4.2 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的担忧

4.3 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

4.3.1 外部驱动力

4.3.2 内部驱动力

5 湘潭县易俗河镇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存在的问题

5.1 对现行法律制度了解不够,导致流转意愿不明确

5.2 流转意愿较强的农户开始进行隐形交易

5.3 宅基地闲置情况严重,农户流转意愿加强

5.4 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影响农户流转意愿

5.5 宅基地流转退出补偿机制不健全,影响农户流转意愿

6 保证农户流转意愿的基础上完善宅基地流转改革的建议

6.1 加强相关立法,出台具体政策

6.2 严格审批,完善登记制度

6.3 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流转市场

6.4 设立完备的退出补偿机制,完善收益分配

6.5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对湘潭县易俗河镇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抽样调查,分析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与法律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与城镇化程度、区位条件、农户个体特征、家庭属性特征等的关系,找出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主要因素。其目的在于掌握该地宅基地流转的现状,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把握农户宅基地流转的意愿和基本行为,探讨农村宅基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湘潭县农户宅基地流转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研究结果显示:目前愿意将自有宅基地进行流转的农户所占比例略高于50%。按照作用程度排序,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依次为农民的收入结构,即农户是否以农业生产作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农户拥有宅基地数量、宅基地距县城距离、农户对政策了解程度、农户年龄、农户文化程度及工作稳定程度、农户家庭人口数量及结构。影响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因素及其作用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从区域角度来看,距县城较近地区经济较发达,农户非农收入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流转意愿较强,而偏远农村地区务工人员比例高,流转意愿也较强。处于两者中间地带的农户流转意愿较弱。 目前所调查地区湘潭县易俗河镇的宅基地流转总体意愿较强,但仍存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隐形交易存在已久,缺乏有效监管、宅基地闲置情况严重、缺乏健全的收益分配机制、农户对宅基地流转认知较低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推动宅基地流转正常合理运转,建议加强相关立法,出台具体政策严格审批,完善登记制度、明晰产权,建立规范的流转市场、设立完备的退出补偿机制、完善利益分配,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角色、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农民后顾之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