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游憩活动对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东山岛为例
【6h】

游憩活动对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研究--以福建省东山岛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辨析与术语界定

2.1.1 游憩活动

2.1.2 潮间带

2.1.3 沙滩

2.1.4 大型底栖动物

2.2 游憩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2.2.1 国外游憩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2.2.2 国内游憩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进展

2.2.3 游憩活动对动物多样性的影响

2.3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研究现状

2.3.1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群结构的研究

2.3.2 影响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生境因子

2.3.3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研究方法

2.3.4 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

2.3.5 人类活动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研究

2.4 滨海沙滩旅游相关研究

2.5 研究区域的相关文献研究

2.6 文献评述

2.7 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

2.7.1 生物多样性理论

2.7.2 干扰生态学理论

2.7.3 恢复生态学理论

3 研究地概况

3.1 自然环境概况

3.1.1 自然与地理特点

3.1.2 地质地貌

3.1.3 气候与水文

3.1.4 动植物资源

3.2 社会经济状况

3.3 旅游资源与开发现状

3.4 东山岛旅游发展战略及其定位

3.5 沙滩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样地

4.3 研究内容

4.4 研究问题

4.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4.6 研究方法

4.6.1 文献资料法

4.6.2 样地调查法

4.6.3 数据处理方法

5 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生物量分析

5.1 采样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与分布

5.1.1 种类组成与分布

5.1.2 物种捕获频率分布

5.1.3 优势种分布

5.1.4 小结

5.2 采样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栖息密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布

5.2.1 采样区域栖息密度分布

5.2.2 采样区域平均生物量分布

5.2.3 小结

6 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动态变化分析

6.1 采样区域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指数分布

6.1.1 采样区域物种多样性指数分布

6.1.2 采样区域丰富度指数比较

6.1.3 采样区域的均匀度指数比较

6.1.4 小结

6.2 采样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变量值动态比较

6.2.1 物种数动态比较

6.2.2 栖息密度动态比较

6.2.3 平均生物量动态比较

6.2.5 物种多样性指数动态比较

6.2.6 丰富度指数动态比较

6.2.7 均匀度指数动态比较

6.2.8 小结

7 游憩人数、环境因子与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变量的关系

7.1 游憩人数与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变量的关系

7.1.1 游憩人数与物种数

7.1.2 游憩人数与栖息密度

7.1.3 游憩人数与平均生物量

7.1.4 游憩人数与物种多样性指数

7.1.5 游憩人数与丰富度指数

7.1.6 游憩人数与均匀度指数

7.1.7 小结

7.2 游憩人数、环境因子与生态学变量的影响关系

7.2.1 游憩人数、环境因子与物种数

7.2.2 游憩人数、环境因子与栖息密度

7.2.3 游憩人数、环境因子与平均生物量

7.2.4 游憩人数、环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指数

7.2.5 游憩人数、环境因子与丰富度指数

7.2.6 游憩人数、环境因子与均匀度指数

7.2.7 小结

8 结果与讨论

8.1 东山岛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长期变化

8.2 东山岛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与其它区域的比较

8.3 生境因子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8.4 游憩活动对沙滩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

8.5 研究展望

9 结论与建议

9.1 结论

9.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