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油茶林地土壤磷素有效性研究
【6h】

油茶林地土壤磷素有效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油茶概述

1.1.1 油茶发展的历史

1.1.2 油茶的分布及生态习性

1.1.3 我国油茶栽培现状

1.1.4 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性

1.2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1.2.1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物理影响因素

1.2.2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生物学影响因素

1.2.3 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化学影响因素

1.3 磷在土壤中的形态和测定

1.3.1 土壤中无机磷的形态

1.3.2 土壤无机磷的分级测定

1.3.3 土壤中有机磷的形态

1.3.4 土壤有机磷的测定

1.4 提高林地磷有效性的栽培措施

1.4.1 林下生草

1.4.2 林下养殖

1.4.3 林下间种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技术路线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3 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研究区土壤磷素的分布规律

2.1 研究区概况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2.2.2 土壤和植株中磷素含量测定

2.2.3 土壤无机磷分级测定

2.2 土壤有效磷的含量分布与根际效应

2.3 土壤全磷的含量特征

2.4 土壤无机磷含量统计分析

2.4.1 土壤中Al-P含量分析

2.4.2 土壤中Fe-P含量分析

2.4.3 土壤中O-P含量分析

2.4.4 土壤中Ca-P含量分析

2.4.5 土壤无机磷各组分的比例

2.5 油茶根系和叶片中磷素含量分析

2.5.1 油茶根系中全磷含量特征分析

2.5.2 油茶叶片中全磷含量特征分析

2.6 磷素含量相关分析

2.6.1 土壤与植株磷素含量相关分析

2.6.2 有效磷与无机磷含量相关分析

3 不同磷源对油茶根系形态及磷素分级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植株干质量和根系形态测定

3.1.4 土壤和植株中铁、铝、钙含量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磷源对油茶幼苗根系干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的影响

3.2.2 不同磷源对油茶幼苗根系形态的影响

3.2.3 不同磷源对油茶幼苗叶片和根系中铁、铝、钙含量的影响

3.2.4 不同磷源对土壤中有效铁、铝、钙含量的影响

3.3 结论与讨论

4 不同栽培措施条件下油茶林地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茶林地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

4.2.2 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茶林地土壤全磷含量的影响

4.2.3 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茶林地土壤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4.2.4 不同栽培措施对油茶林地根际土壤中无机磷含量的影响

4.3 结论与讨论

5 结论与创新点

5.1 结论

5.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油茶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地区,磷素缺乏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本研究以湖南油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磷素在土壤中的含量和分布情况,不同形态磷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探究不同磷源处理对油茶根系形态和土壤磷素分级的影响,以及不同种养模式对油茶林地土壤磷素形态及磷素有效性的影响,以期为阐明油茶对磷素的利用规律,发掘油茶对磷高效利用能力以及促进油茶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
  1.湖南油茶林地土壤磷素分布情况以及不同磷素之间的相关性。土壤有效磷含量在0-20cm土层和20-40cm土层变化范围分别为0.508-2.622mg/kg、0.422-2.318mg/kg,0-20cm土层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20-40cm土层,根际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比非根际土壤提高了4.50%-43.54%,最高达2.932mg/kg,平均为1.893mg/kg。土壤全磷含量在0-20cm土层和20-40cm土层变化范围分别为0.175-0.465g/kg、0.140-0.421 g/kg,0-20cm土层全磷含量高于20-40cm土层,但差异不显著,土壤全磷含量最高为0.848g/kg,平均为0.32g/kg。Al-P、Fe-P、O-P、Ca-P4种无机磷在0-20cm土层中平均含量均高于20-40cm土层,Al-P和Fe-P最大含量分别为0.14g/kg、0.17g/kg,而O-P和Ca-P最大含量仅为9.31 mg/kg、17.58mg/kg,土壤中4种无机磷含量的大小顺序为Fe-P>Al-P>Ca-P>O-P。根际土壤中有效磷与氧磷、钙磷呈显著负相关,与铝磷、铁磷呈显著正相关,根系全磷与叶片全磷相关性不大,土壤有效磷与根系全磷、叶片全磷呈正相关,表明油茶林地根际土壤中铝磷和铁磷可能是有效磷的主要来源。
  2.不同磷源对油茶根系形态及磷素分级的影响。以油茶‘湘林210号’为试材,以不施外源磷作为对照,通过盆栽试验,探究无机难溶磷(Fe-P、Al-P和Ca-P)对油茶根系形态以及树体营养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磷源处理均显著提高了油茶根系干质量;Al-P和Ca-P则显著提高了油茶地上部分干质量,而Fe-P作用不明显。三种不同磷源处理对根系平均直径促进作用相互间不显著,但均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其中Ca-P显著提高了油茶根系的总根长、总表面积、总投影面积以及总体积。Al-P处理显著提高了油茶叶片和根系中铝含量,Ca-P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和叶片中的钙含量。
  3.不同栽培措施条件下油茶林地土壤磷素形态及其有效性分析。以不间种任何作物的油茶林地作为对照(CK),探究林下养鸡、林下种草、间种花生和间种大豆4种栽培措施对油茶林地土壤磷素形态含量变化和有效性的影响。不同栽培措施下油茶林地根际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壤,并显著提高0-20cm土层中有效磷含量,其中间种大豆的效果最显著;林下养鸡和林下种草显著提高油茶林地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中全磷含量,间种花生和间种大豆对其影响不显著;不同栽培措施下Al-P和Fe-P的含量均显著高于O-P和Ca-P,其中林下种草显著提高根际Ca-P含量。

著录项

  • 作者

    周乃富;

  • 作者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学科 经济林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谭晓风;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油茶;
  • 关键词

    油茶; 林地土壤; 磷素有效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