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南省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6h】

湖南省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 文章框架和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1.4.2 本文存在的不足

2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理论

2.1 经济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人本管理理论

2.1.3 权力制衡理论

2.2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有关概念

2.2.1 村干部的界定

2.2.2 村干部的经济责任

2.2.3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要素

3 湖南省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分析

3.1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

3.1.1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探索阶段

3.1.2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法制化阶段

3.2 湖南省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现状

3.2.1 立法层次较低,审计评价缺少依据

3.2.2 审计任务与审计资源矛盾,评价质量不高

3.2.3 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法不够科学

3.2.4 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评价标准不统一

3.3 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启示

4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设计

4.1.1 评价指标的设计原则

4.1.2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

4.1.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各指标的含义

4.2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筛选

4.2.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4.2.2 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4.2.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2.4 评价指标筛选和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4.3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

4.3.1 部分评价指标的计算与说明

4.3.2 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

4.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

4.4.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 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1 基本情况简介

5.2 审计基本情况及审计结论

5.2.1 审计基本情况

5.2.2 审计结论

5.3 H村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5.3.1 基本评价指标

5.3.2 审计综合评价

6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制度,其目的是为了从机制上预防腐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体系,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农村基层干部监督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村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事关“三农”政策的执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审计评价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关系到审计工作的质量和风险,但目前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缺失已成为制约经济责任审计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的瓶颈。因此,无论从理论深化还是从现实发展而言,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显得迫切重要。
  本文以村干部这一“经济人”的经济责任评价为研究对象,引入国家审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权力制衡理论,应用制度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进行了基础理论分析,利用判断抽样问卷调查资料,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相应的指标权重和评价标准。最后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案例对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应用,实际验证了评价体系的审计效果。经济责任审计的复杂性和政治敏感性,导致实践中存在审计范围不规范、审计评价困难等问题,为准确界定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应把握经济责任问题的界定原则,进一步健全审计定责机制,使评价内容和村干部的工作职责相匹配;为科学地评价村干部的经济责任,应尽快建立实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保证审计效率的实现。
  文章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容:(1)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权力制衡理论分析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动因,并总结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概念;(2)从经济责任审计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问题;(3)在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村干部的具体工作职责,遵循评价指标设计原则从财务管理、经济决策、经济政策执行、经济社会发展和廉洁从政五大层次初步设计了具体的评价指标,然后以湖南省行政村为样本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初步设计的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根据专家意见,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确定了相应指标的评价标准,从而构建了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4)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运用案例检验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验证了评价指标能够客观、公允地评价村干部的经济责任。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量化考核的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审计结论中主观性和模糊性的弊端,还能相对客观准确地评价村干部的履职情况,使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