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南生态农业与小城镇耦合发展研究——来自湘阴县的证据
【6h】

湖南生态农业与小城镇耦合发展研究——来自湘阴县的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现代化现实需要

1.1.2 小城镇是当代中国新型城市化必经之路

1.1.3 生态农业与小城镇耦合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1.1.4 生态农业为小城镇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1.1.5 生态乡镇为生态农业与小城镇耦合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农业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小城镇国内外研究现状

1.3.3 耦合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

1.3.4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农业

2.1.2 小城镇

2.1.3 耦合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大系统理论

2.2.2 刘易斯拐点理论

2.2.3 耦合理论

2.2.4 生态经济发展理论

3 湖南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

3.1 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1.1 湖南农业发展概况

3.1.2 湖南农业发展历程---传统农业转入生态农业

3.1.3 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2 湖南小城镇发展

3.2.1 湖南城镇化发展概况

3.2.2 湖南小城镇发展历程

3.2.3 湖南小城镇存在的问题

3.3 湖南省生态农业与小城镇耦合发展现状

4 湖南生态农业与小城镇耦合发展---来自湘阴县的证据

4.1 研究区概况及其耦合实践

4.2 耦合研究方法及其评价标准

4.3 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评价

4.4 指标体系建立

4.5 结果分析

5 对策与建议

5.1 支持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小城镇发展提供产业支撑

5.2 加大对生态农业投入,夯实小城镇发展物质基础

5.3 科学规划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布局,合理资源分配

5.4 完善扶植政策,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5.5 推行“小而特’’城镇化发展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其初衷是想要让有限的资源为农民增收,结果却是农村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耕种时化肥农药的大量施放、以及集约饲养时抗生素和激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农地重金属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农业和农村成了立体交叉污染最严重的领域。同期,中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几乎在每一个城市,打工者聚居在一起,自成系统,与当地居民的生活几乎绝缘:2.6亿多农民工大多在城市打工多年,但身份依然是农民;他们为城市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却不能享受到平等的待遇。
  十八大及后续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信息表明:生态保护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工作的重点、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双向统筹发展的核心途径。
  本文将以湖南省整体农业发展及其转变为基础,选择湘阴县为研究对象,构建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指标,探讨其生态农业和小城镇耦合发展历程。研究发现,在湘阴县的生态农业与小城镇从不干涉独立发展到协调发展,耦合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轻度失调到初级耦合的过程。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关改善意见,为其他地区的生态农业与小城镇发展提供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