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邵阳地区“农超对接”发展对策研究
【6h】

邵阳地区“农超对接”发展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

2.1 “农超对接”模式

2.2 农产品流通理论

2.3 现代物流基本理论

2.3.1 供应链理论

2.3.2 第三方物流理论

3 邵阳地区“农超对接"发展现状分析

3.1 邵阳市正稳步推进“农超对接”发展

3.1.1 “企业+基地+农户”发展迅速

3.1.2 “农超对接”龙头企业初具规模

3.2 邵阳市开展“农超对接”的主要模式

3.2.1 “超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

3.2.2 “基地+农户+超市”

3.2.3 “超市+家庭农场”

4 邵阳地区“农超对接"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运费成本高,超市直采难度大

4.2 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不足

4.3 农户综合素质不高,“农-超”对接存在隔阂

4.4 农户组织化程度低,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4.5 农产品安全问题突出,监管体系尚未成熟

4.6 邵阳地区龙头企业作用不明显

5 “农超对接”优秀案例借鉴

5.1 外省优秀的“农超对接”案例借鉴

5.1.1 河南省“农户-龙头企业-超市”对接

5.1.2 山东省“超市+供销合作社+农户”对接

5.2 本省“农超对接”优秀案例借鉴

5.2.1 长沙“农户+合作社+超市”对接

5.2.2 安仁县“基地+企业+超市”对接

5.3 优秀案例的借鉴与思考

6 邵阳地区“农超对接"的发展对策

6.1 “农超对接”流通成本的把控

6.2 农博会牵线助推超市直采

6.3 农产品物流链的优化

6.3.1 引进ITS系统,优化物流体系

6.3.2 发展第三方物流,让本地农产品“走出去”

6.3.3 强化物流链,提高供应链组织效率

6.4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农民创业和相关培训

6.5 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自我意识

6.6 邵阳地区“农超对接”的支持体系建设

6.6.1 构建“农超对接”安全监管体系

6.6.2 加强农产品标准化与认证体系建设

6.7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解决我国日益突出的供需矛盾以及温饱问题,我国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菜篮子”工程。经过十几年的长足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产品长期短缺问题,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也显著提高。但是,在我国农产品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流通领域的滞后性和日益增长的农产品总量之间矛盾越发突出,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农超对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实现产销一体化提供了思路。
  本文利用理论研究,通过对邵阳市的实地调查研究,针对邵阳市“农超对接”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综合研究成果,指出邵阳地区“农超对接”发展存在:运费成本高、农产品冷链物流资源缺乏、农户综合素质不高、农与超的对接存在隔阂、农户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劳动力“空心化”、农产品安全及监管体系不成熟等几大问题。并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发展对策。本文认为邵阳地区“农超对接”的发展要基于流通环节的把控的思路,抓住农户与合作社的组织化的问题所在,以政府的市场监管、指导、扶持和推进为保障,以宏观效益为基础,从“农超对接”的源头找原因,实现农产品生产者的自我优化,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最终实现“农-超-消”三者问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基于此,我们应着眼于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所在,以直面客观的态度寻求邵阳地区农超对接的发展对策。本文以邵阳为研究点,希望对全国地级或以上城市开展农超对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