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研究
【6h】

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1.1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1.2矿业活动的特点与矿业税费的作用

1.2研究目的、内容与结构

1.3研究方法

第二章理论基础:文献综述

2.1研究现状分析

2.1.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1.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2矿业权理论与权利金制度

2.2.1物权

2.2.2财产所有权

2.2.3矿产资源所有权

2.2.4矿业权的含义及在我国的历史沿革

2.2.5矿业权的特点与实质

2.2.6矿业权收益与权利金制度

2.3外部性理论与环境税收

2.3.1外部性的含义、种类和根源

2.3.2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2.3.3外部性问题的解决途径

2.3.4矿产资源开发的负外部性与环境税收

2.4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矿产资源耗竭补偿

2.4.1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渊源和定义之争

2.4.2可持续发展的效率与公平问题

2.4.3代际公平与矿产资源耗竭补偿

2.5西方税制优化理论与矿业税费结构优化

2.5.1正统学派的最优税收理论

2.5.2供应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

2.5.3公共选择学派的税制优化理论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现状分析

3.1我国矿业发展的基本态势分析

3.1.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

3.1.2我国矿产资源的供需形势

3.1.3我国矿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2我国矿业税收制度的历史沿革

3.2.1我国近代矿产品税收制度

3.2.2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演变

3.2.3我国现行矿业税费的种类

3.3我国矿山企业税费负担分析

3.3.1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3.3.2我国矿山企业总体税费负担较重

3.3.3近年来我国矿山企业重点税费缴纳情况

3.3.4税负较重的负面效应

3.3.5我国矿业税负较重的理论分析一以增值税为例

3.4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结构分析

3.4.1税、费的区别与定位

3.4.2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设立的理论依据

3.4.3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理论上的区别和现实中的混淆

3.4.4我国现行资源税的制度与理论误区

3.4.5我国现行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制度与理论误区

3.4.6我国现行采矿权转让费(采矿权价款)的制度与理论误区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中外矿业税费制度比较

4.1国外矿业税费制度

4.1.1矿业活动的特点及其税收意义

4.1.2市场经济国家矿业税费制度的主要目标

4.1.3一些主要矿业国有效税率的对比

4.1.4市场经济国家矿业税费制度的演变、分类与模式

4.1.5附加特别规定模式

4.1.6单独课税模式

4.1.7市场经济国家对矿业的税收优惠

4.1.8近些年来一些重要矿业国对矿业税费制度的调整

4.2中外矿业税费制度的差异比较

4.2.1我国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矿业专门税费制度

4.2.2中外矿业税费制度结构存在差异

4.2.3我国矿山企业税收负担高于国外

4.2.4我国税费制度的建立未充分考虑矿业活动的特殊性

4.2.5我国矿业资源补偿费未能随矿产资源价值和市场情况而变动

4.2.6我国实际上征收两次“权利金”

4.2.7我国矿业税收优惠政策效少

4.2.8矿产资源课税体现了政府不同的特定目的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的规范与实证分析

5.1.税费结构优化的基本原理

5.1.1税费结构优化的基本涵义

5.1.2税费结构优化的评价标准

5.1.3税费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

5.1.4税费结构优化的制约因素

5.1.5税费结构优化的经济效应

5.2最优税费的局部均衡分析

5.2.1税费份额的确定与纯公共产品的均衡分析

5.2.2收费水平的确定和准公共产品的均衡分析

5.3税费结构优化的规范分析

5.3.1最优税收结构设计

5.3.2次优税收结构设计

5.3.3次优税收结构再设计

5.4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的量化分析

5.4.1基于矿业权价值的收益现值法模型估计

5.4.2基于矿产资源丰度系数的税费模型估计

5.4.3对我国有色金属矿山企业实际增值税率的简单估计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

6.1减轻税负是我国矿业税费结构优化的政策基点

6.1.1减轻税负是我国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6.1.2减轻税负是提高我国矿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6.2建立以增值税和权利金为主体的矿业税费结构新模式

6.2.1加快推进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型

6.2.2对矿产资源税费进行改革

6.2.3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

6.2.4对有关资源保护的收费实行“费改税”

6.2.5重新设计针对矿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6.2.6为矿山企业建立资源耗竭补贴制度

6.3我国矿山企业税费征管优化策略

6.3.1税费征管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6.3.2税费征管优化的基本策略

6.4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促进矿山企业健康发展

6.4.1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6.4.2加强矿产资源产权管理

6.4.3建立以商业性勘察为主的地质勘察工作新格局

6.4.4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法规体系和制度

6.5本章小结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7.1结论

7.2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7.3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可持续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税收政策是政府对矿产部门进行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一个稳定的、有吸引力的矿业税制,是评价一国矿业投资环境及潜力的主要指标之一,同时还反映了一国矿业竞争力的水平。 对我国矿业税费制度的关注源于我2002年参与的一个对我国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税费负担的社会调查。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由于在制度设计之初并没有充分考虑矿业活动的特殊性,导致了我国现在并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矿业专门税费制度,税制复杂,结构混乱,税负较重,优惠政策少且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培育矿业权市场,也不利于矿业市场的国际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矿业和矿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本文尝试从税费一体化角度系统地研究我国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问题,明确提出了促进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矿山企业的竞争力是我国矿业税费改革的基本目标,在系统进行了中外矿业税费制度的比较研究之后,深入分析了我国矿山企业的税费种类优化、税费管理优化、税费结构优化等内容,提出了我国矿山企业应实行以增值税、权利金为主体,以所得税、耗竭补贴和环境保护税等为辅助的矿业税费结构模式。 量化理论是矿山企业税费一体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主要研究矿山企业税费总量的确定及结构特征。本文从对最优税费的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入手,通过引入收益现值法模型和构建回归分析模型,对我国有色金属矿山企业的实际增值税负担率进行了大胆的估计,以期为矿业税费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论文最后提出了矿山企业税费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如提出了增值税转型的三种具体方案;针对改革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建立权利金制度,提出了“两步走”的渐进式改革方案;结合矿业活动特点,提出了建立针对矿业项目的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另外,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矿业权市场建设、加强商业性地质勘查的力度以及完善相关法律体系等配套措施,从而拓宽了税费研究的视野。 本文主要采用了历史分析、比较研究、回归分析、交叉研究、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从矿业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生态伦理学和法学的诸多角度,对我国矿业税费结构的历史、问题、原因和改革方向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较好结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