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SSS后1/3及桥静脉结扎后窦旁病理、生化和神经功能的长时程观察
【6h】

兔SSS后1/3及桥静脉结扎后窦旁病理、生化和神经功能的长时程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研究创新性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兔急性静脉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第二部分兔SSS后1/3及桥静脉闭塞后病理、生化及神经功能的长时程观察

第三部分药物干预对兔SSS及桥静脉结扎后病理、生化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兔急性静脉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一个稳定的静脉性脑梗死的动物模型。 方法:家兔35只,随机分为3组(A组,单纯上矢状窦后1/3段结扎组15只;B组,上矢状窦后1/3段+桥静脉结扎组15只;C组,假手术组5只、),共观察48h,在术后8h、24h、48h分别测定脑水含量,TTC染色测梗死范围并和大体标本、光镜及电镜行对照研究。 结果:A组术后8h和B组术后8h、24h、48h脑组织水肿明显。与A组比较,B组结扎后脑梗死范围明显增加。且B组术后24h、48h窦旁皮层病变区被伊文思蓝不同程度蓝染。显微病理学上,B组15只兔24h、48h均可见病理证实的不同程度的静脉性脑梗死,而A组中仅5只兔出现了静脉性脑梗死。假手术组4只均未见上述各种异常表现。 结论:上矢状窦后1/3段+桥静脉结扎制备静脉性脑梗死动物模型的方法是可行的。 第二部分 兔SSS后1/3及桥静脉结扎后窦旁病理、生化和神经功能的长时程观察 目的:认识SSS后1/3及桥静脉闭塞后脑组织病理、生化和神经功能动态变化的全过程,探讨其脑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确定神经保护治疗的方法和时间窗。 方法:家兔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一步分为颅内压组和结扎后8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周、2周、1月、2月8个不同时间的亚组。采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结扎兔SSS后1/3及桥静脉,对受损脑组织的病理状态,尤其是血管内皮细胞及凋亡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颅内压、脑组织含水量、SOD和MDA含量、NOS活性及动物神经功能缺损分级变化进行了长达2个月综合观察。结果:实验过程中有7只兔死亡,动物尸检病理示脑水肿明显,并可见窦旁不同程度梗死;家兔神经功能缺损分级变化在结扎后8小时~1周显著变差,2周时神经功能有改善,1月和2月功能显著改善;ICP在结扎后4小时开始升高,8小时显著升高,至72小时时达到最高峰,此后逐渐下降并维持1周左右;窦旁脑组织中的SOD活性在8小时无显著改变,在24小时和48小时开始下降,并在72小时~1周时下降到最低,此后逐渐升高。而颞叶脑组织的SOD活性仅于48小时~2周有下降,在同一时间点窦旁脑组织中SOD的活性较颞叶为低;而窦旁MDA含量于8小时就有显著升高,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至结扎后1月,颞叶MDA含量仅结扎后72小时和1周有升高;窦旁NOS活性于48小时开始升高,72小时达到高峰,并维持一周左右,2周NOS活性下降至基线水平,1月及2月NOS活性再次升高,颞叶NOS活性只在48小时、72小时和1周有升高,窦旁NOS活性较颞叶NOS活性有明显差异;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结扎后48小时~72小时最为明显,早期以细胞肿胀、坏死为主,晚期则主要表现为血管增生、管腔狭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还与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呈平行关系;窦旁脑组织水含量于结扎后8小时开始升高,24小时和48小时显著升高,72小时达到高峰,而颞叶皮层脑组织水含量于48小时开始升高,即全脑出现水肿,2周左右窦旁脑组织水含量开始下降,颞叶皮层则恢复正常,1月~2月脑组织水含量恢复正常,全脑水肿消失;结扎后8小时~1个月均可见具有典型形态学特征的凋亡神经元,而且以结扎后72小时和1周较多见。结论:SSS后1/3及桥静脉结扎术后动物生存良好,能满足长时程实验观察的要求;SSS后1/3及桥静脉结扎术后主要的受损区为SSS后1/3的窦旁区,颞叶区则因全脑水肿而受损;兔SSS后1/3及桥静脉结扎后4小时颅内压开始升高,3天达到最高峰,颅内压的升高主要原因是静脉回流障碍和脑组织水肿;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以结扎后48小时~72小时最为明显,其损伤程度与脑组织含水量、神经元凋亡呈平行关系;脑组织中脂质过氧产物MDA含量于结扎后1个月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提示过氧化损伤贯穿于SSS后1/3及桥静脉结扎后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脑组织NOS活性经历了升高、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过程,在确定对抗NO毒性的时间窗时,应予关注;自由基损伤及NO毒性是诱发神经元凋亡的重要原因,对抗自由基损伤及NO毒性将是预防结扎后神经元凋亡的有效途径;SSS后1/3及桥静脉结扎后病理、生化和神经功能等发生显著改变的时间段主要为结扎后72小时~1周,提示此时段的有效干预治疗十分重要。 第三部分 药物干预对兔SSS及桥静脉结扎后 病理、生化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尼莫通和甘露醇对SSS后1/3及桥静脉闭塞后的药物干预作用机理,筛选在SSS后1/3及桥静脉闭塞后对脑有较好保护作用的用药方法。 方法:家兔30只,根据用药不同随机分成实验组、假手术对照组、尼莫通治疗组、甘露醇治疗组和尼莫通与甘露醇联合治疗组。于SSS后1/3及桥静脉结扎1周后检测各组脑组织中MDA含量、NOS活性、脑水含量、兔神经功能缺损变化并行脑组织病理检查进行比较。 结果:尼莫通与甘露醇联合治疗组较单一用药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适时联用尼莫通与甘露醇进行药物干预对SSS后1/3及桥静脉结扎后脑组织有较好的协同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