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东辛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
【6h】

东辛油田提高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绪论

1.1目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主要研究内容

1.3.1东辛油田油藏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1.3.2东辛油田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1.3.3东辛油田油藏提高采收率措施研究

1.4主要工作量

1.5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东辛油田概况

2.1构造特征

2.2储层特征

2.2.1纵向含油层系多,油气富集,储量丰度高。

2.2.2储层物性好,以中高渗透砂岩为主。

2.3流体特征

2.3.1以中低粘度原油为主,有部分稠油。

2.3.2油水关系复杂,天然能量弱。

2.3.3原油性质的变化规律

2.4油田开发现状

第三章水驱采收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1储层非均质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3.1.1非均质性的分类

3.1.2层间干扰与单层突进(统称层间矛盾)

3.1.3平面矛盾

3.1.4厚层非均质所造成的层内矛盾

3.1.5油层结构对水驱效果的影响

3.1.6孔间和孔道非均质性对水驱效率的影响

3.2润湿性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3.2.1中性润湿对水驱效率的影响

3.2.2强亲水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3.2.3强亲油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3.3韵律性砂岩不同部位注水开发对水驱油效率的影响

3.3.1反韵律油层

3.3.2复合反韵律油层

3.3.3正韵律油层

3.3.4复合正韵律油层

3.4注采井数比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

第四章东辛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4.1剩余油研究方法

4.2剩余油分布规律

第五章提高水驱采收率措施分析

5.1细分开发调整

5.1.1断块油藏的细分开发的阶段性

5.1.2高含水后期层间干扰地质因素和开发因素研究

5.1.3开发层系划分标准的研究

5.1.4层状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细分开发试验

5.2周期注水

5.2.1周期注水的作用机理

5.2.2影响周期注水的因素

5.3堵水调剖

5.3.1堵水调剖的作用机理

5.3.2采油井堵水措施

5.3.3注水井调剖措施

5.4加密井网

5.4.1加密钻井提高采收率的机理

5.4.2加密钻井时应考虑的因素

5.4.3合理井网密度分析

第六章结论及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结合东辛油田的油藏类型、开发历史和开发现状,从地质条件和开发特点出发,系统分析储层非均质性、润湿性、韵律性砂岩不同部位注水开发及注采井数比等因素对水驱效率的影响。 应用精细地质描述、新井多功能解释、注入产出剖面分析、动态资料统计及油藏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对不同类型油藏进行了剩余油分布研究,对各类油藏下一步提高采收率的潜力和挖潜方向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细分开发调整、周期注水、堵水调剖、加密调整等提高油藏水驱采收率的配套技术方法。 尤其是针对东辛油田广泛发育构造复杂、油层多、层间差异大、储量丰度高的复杂断块油藏,该类油藏由于构造复杂、沉积类型多样,对油藏地质体的认识难以一次到位,开发初期层系往往划分较粗,随着开发时间延长,层间层内矛盾日益突出,相对中低渗透层段吸水能力差,潜力得不到发挥。针对这一开发矛盾,研究了渗透率、主力层数、油层厚度、原油性质等参数对层间干扰的影响,开展了层状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细分开发可行性研究。在此基础上从渗透率级差、主力油层数、原油性质差异、含油面积与地质储量等方面开展了开发层系划分标准的研究,形成了多油层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细分开发层系、提高水驱采收率的配套开发技术。先后在辛47、辛50等断块进行了细分开发调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著效果,其中典型单元辛47断块采收率从36﹪提高到40﹪,增加可采储量30x10<'4>t。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