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急性炎症反应期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6h】

急性炎症反应期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常用英文缩写词表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 C反应蛋白的测定

2.3.胰腺坏死的测定

2.4.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结果

3.1急性胰腺炎患者起病第一周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

3.2急性胰腺炎轻、重型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3.3急性胰腺炎器官衰竭组、无器官衰竭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3.4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组、无坏死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3.5单纯胰腺坏死组与合并器官衰竭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

3.6 ROC曲线评价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胰腺炎严重度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第四章讨论

4.1急性胰腺炎患者起病一周内血清C反应蛋白的动态变化

4.2急性轻、重型胰腺炎患者起病一周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

4.3 C反应蛋白测定对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C反应蛋白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炎症反应期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C反应蛋白测定在预测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意义; 方法: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住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的74例患者被列入此次研究。在起病第1、2、3、5、7日抽取患者静脉血行C反应蛋白测定,治愈病例在出院前一日复查C反应蛋白水平,并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行CT检查。按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是否发生胰腺坏死、是否并发器官衰竭将患者分别分组,两组间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采取t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对疾病诊断方法灵敏度与特异性的分析采用ROC分析,诊断方法的价值由曲线下的面积表示,一个“完美”的诊断方法,其曲线下面积为1,当曲线下面积为0.5时,表示此诊断方法无意义。 结果:所有患者在起病第1日,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开始升高,存活病例在第3日达到峰值后呈逐步下降趋势,死亡病例的C反应蛋白浓度保持在较高水平;轻、重组患者间,胰腺坏死与未出现胰腺坏死组间、并发器官衰竭与未并发器官衰竭组间的C反应蛋白水平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起病第2日C反应蛋白测定对发生胰腺坏死有预测价值(p<0.05),起病第3日C反应蛋白测定对急性胰腺炎的严重度及全身和局部并发症的发生均有预测价值,但同日 APACHEⅡ评分的预测价值更高。 结论:急性炎症反应期C反应蛋白测定在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方面有重要意义,能够较早的预测并发症的发生。

著录项

  • 作者

    曾镇;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大学;
  • 学科 外科(普通外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宜雄;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657.51;
  •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急性胰腺炎; 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