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6h】

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国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研究概况

1.2.2国内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1.2.3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

1.2.4可持续发展理论

1.2.5系统工程理论

1.3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研究方法

1.3.2技术路线

1.3.3研究工作的阶段划分与说明

1.4取得的主要成果与认识

1.4.1研究的重点和突破点

1.4.2创新点

第二章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形成的地学背景与特征

2.1地质遗迹资源概述

2.1.1地质遗迹资源的概念

2.1.2地质遗迹资源的价值

2.1.3地质遗迹资源的利用特征

2.1.4地质公园

2.2贵州地质遗迹形成的地学背景

2.2.1大地构造

2.2.2地壳演化

2.2.3地质事件

2.3贵州地质遗迹形成的条件

2.3.1地层条件

2.3.2岩性条件

2.3.3构造条件

2.3.4气候条件

2.3.5水文条件

2.3.6生物及其演化

2.4贵州地质遗迹资源特征

2.4.1地质遗迹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2.4.2喀斯特地质地貌分布广泛、特色鲜明

2.4.3沉积地层类景观发育、典型性强

2.4.4地质遗迹类型的地域分布明显

2.4.5古生物化石门类齐全、科学意义大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分类、评价与保护现状

3.1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分类

3.1.1国外地质遗迹资源分类简介

3.1.2国内地质遗迹资源分类方法

3.1.3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分类

3.2地质地貌景观类遗迹资源

3.2.1岩溶景观

3.2.2变质岩地貌景观

3.2.3丹霞地貌景观

3.2.4水体资源

3.3地质剖面和地质构造类遗迹资源

3.3.1地质剖面

3.3.2地质构造

3.4古人类、古生物化石类遗迹资源

3.4.1古人类化石遗址

3.4.2古生物化石遗址

3.4.3孓遗生物

3.5矿物、岩石及奇石类遗迹资源

3.5.1矿物

3.5.2奇石

3.5.3典型矿产地及古采冶遗址

3.6地质灾害景观类遗迹资源

3.6.1石漠化

3.6.2滑坡

3.7贵州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3.7.1保护现状

3.7.2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8本章小结

第四章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实践借鉴

4.1美国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4.1.1美国国家公园体系概述

4.1.2国家公园的管理体制和管理原则

4.1.3国家公园的利用

4.1.4国家公园的规划与建设管理

4.1.5国家公园的特许经营管理

4.2欧洲及其他国家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

4.2.1欧洲地质公园建设

4.2.2澳大利亚国家公园管理

4.2.3尼泊尔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4.3当代国际自然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4.3.1资源管理由分散走向综合

4.3.2资源管理与资源资产管理理性结合

4.3.3资源管理与生态管护协同发展

4.3.4管理理念由传统走向现代

4.4国外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启示

4.4.1建立完善的地质遗迹资源保护的法律体系和法制环境

4.4.2建立统一的管理体制和科学的规划决策系统

4.4.3地质遗迹资源管理要与生态管护协同发展

4.4.4以“保护为主、适度利用”的宗旨指导开发

4.4.5重视原住民利益与公众参与

4.4.6采取特许经营制度解决自然遗产地经营问题

4.4.7管理者要定位于“管家”或“服务员”

4.5国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

4.5.1张家界市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

4.5.2四川九寨沟地质遗迹资源的旅游开发

4.6国内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启示

4.7本章小结

第五章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方法论研究

5.1基于系统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思路

5.1.1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解析

5.1.2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特点

5.1.3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思路

5.2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

5.2.1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5.2.2系统的内涵、组成要素及特点

5.2.3系统的开放性分析

5.2.4系统的复杂性分析

5.2.5系统的目标分析

5.3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方法论

5.3.1系统分析与评价

5.3.2综合集成方法论

5.3.3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方法论

5.3.4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环境分析方法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6.1从系统论看可持续发展理论

6.1.1整体性是可持续发展观的着眼点

6.1.2用开放的、动态的眼光看待世界

6.1.3蕴涵系统层次性和综合性的统一

6.1.4协同是解决发展问题的关键

6.2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

6.2.1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6.2.2地质遗迹资源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6.2.3地质遗迹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2.4地质遗迹资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2.5区域可持续发展

6.3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6.3.1自组织理论

6.3.2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

6.3.3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

6.3.4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应

6.3.5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自组织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7.1发展背景

7.1.1社会经济

7.1.2人口状况

7.1.3生态环境

7.1.4气候资源

7.2地质遗迹资源需求分析

7.2.1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机遇

7.2.2贵州旅游业发展态势

7.2.3地质遗迹资源需求分析

7.3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

7.3.1优势

7.3.2劣势

7.3.3机遇

7.3.4 威胁

7.4.5SWOT矩阵组合分析

7.4战略使命与战略目标

7.4.1战略使命

7.4.2战略目标

7.5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型

7.5.1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

7.5.2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型

7.6本章小结

第八章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对策

8.1切实发挥实施主体的作用

8.1.1 政府

8.1.2民间组织

8.1.3 2企业

8.1.4社区居民

8.2加强可持续发展要素保障建设

8.2.1法律体系

8.2.2资源要素

8.2.3人力资源

8.2.4资本要素

8.2.5科技要素

8.3科学决策与管理

8.3.1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

8.3.2遵循科学的管理原则

8.3.3努力协调人地关系

8.3.4实施资源价值管理

8.4协同贵州旅游业发展,培育特色经济

8.4.1规范地质公园建设,打牢保护基础

8.4.2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培育特色经济

8.5本章小结

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9.1结论

9.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地质遗迹资源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是21世纪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一个重要内容。贵州地质遗迹资源丰富,调查评价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充分将地质遗迹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挖掘其潜在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造福于民,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欠发达、欠开发”的贵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其研究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和综合。本论文研究除利用地学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外,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等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与利用,并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理论和方法的借鉴、渗透和融合,使研究结果更加具有合理性、可行性和指导性。 论文首先从研究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形成的背景与条件和发育特征着手,提出贵州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划分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按大类、亚类、类型对贵州典型地质遗迹逐一作了评价,同时还对许多典型地质遗迹的成因和演变进行解释,为后续贵州地质遗迹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实践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论文分析总结国内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践,得出国外最可贵的经验是:根据资源的公益性质确定资源功能(使命)的管理理念;国内最值得吸取的经验是:从资源的直接利用变为间接利用、从单个资源分散式利用变为整体式利用,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充分发挥旅游开发巨大的辐射效应和带动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摆脱传统的资源掠夺型经济发展模式,走资源输入型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论文研究了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基于系统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思路,明确指出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并加以了分析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方法论和一系列的研究方法。论文拓宽了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视野。通过从系统论再认识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深化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基于自组织理论分析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系统,拓宽了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视野,并为研究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最后,论文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进行战略分析,明晰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形成明确的战略使命和战略目标,并指出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地质遗迹资源保护→资源优势→产品优势→优势产业→特色经济→区域发展优势。据此,建立了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模型,根据模型并在自组织思维方法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出了贵州地质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与发展对策:切实发挥实施主体的作用、加强要素保障、科学决策与管理、协同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培育特色经济。以实现地质遗迹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优势,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最终实现贵州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