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力资源视角之非营利组织志工管理改进研究——以台湾灵鹫山慈善基金会为例
【6h】

人力资源视角之非营利组织志工管理改进研究——以台湾灵鹫山慈善基金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緒論

1.1研究背景

1.2問題提出

1.3研究目的、意義與研究的局限

1.4研究内容及其架構

第2章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2.1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理論

2.2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特殊性

2.3非營利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域外經驗

第3章本案研究方法的設計

3.1質性研究方法的特性

3.1.1質性研究原則

3.1.2本研究採質性方法的理由

3.2研究範圍與研究者角色

3.2.1研究範圍

3.2.2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3.3研究方法

3.4研究倫理

第4章台灣慈善基金會志工管理現状

4.1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

4.2台灣的志願服務

4.3志工管理的模式

4.4引入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的志工管理流程

4.5計畫

4.6志工招募與甄選

4.7培訓

4.8評估

4.9激勵

第5章個案概述

5.1靈鷲山慈善基金會簡介

5.1.1靈山聖境源起

5.1.2基金會宗旨與理念

5.1.3基金會組織架構及志工成員

5.2靈鷲山慈善基金會志工服務專案

5.2.1弱勢族群服務

5.2.2急歎救助服務

5.2.3臨终關懷服務

5.2.4世界宗教博物館服務

5.2.5北、中、南構堂及總會行政中心服務

第6章靈鷲山慈善基金會志工管理概況的實證調查

6.1基金會志工管理實證調查

6.1.1實地訪談調查方法

6.1.2問卷調查的方法

6.2實地訪談調查資料的分析與檢討

6.2.1擬定志工計書需求評估

6.2.2工作規劃

6.2.3招募

6.2.4面試甄選

6.2.5迎新說明及安置分派

6.2.6教育訓練

6.2.7職前訓練

6.2.8在職訓練

6.2.9職外訓練

6.2.10獎勵

6.2.11效評估考核

6.2.12督導

6.3問卷調查結果的分析與檢討

第7章基金會志工管理改進研究

7.1志工管理改進之方面

7.1.1志願服務時間的協調

7.1.2志工自身素質與專業服務的差距

7.1.3志工流失率較高

7.1.4志工專業性不足

7.2志工管理對策研究

7.2.1政府加强立法提供配套措施,完善管理制度

7.2.2增加慈善基金會的董事會功能

7.2.3成立智庫學習營,聯合辦理教育訓練

7.2.4鼓勵企業界及學生投入志工服務行列

7.2.5建立資訊網路成立志工人力資源銀行

7.2.6注重志工的生涯發展

第8章結論與建議

8.1結論

8.2創新點

8.3未來研究展望

8.4結束語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台湾非营利组织慈善基金会(简称基金会)自解严以后,获得蓬勃发展空间,尤其在遭遇921大地震后,更深刻感受及肯定非营利组织在救灾的服务质量与效率,慈善基金会的发展对社会的贡献越来越受重视。近40年来,台湾地区随着快速的经济发展已累积相当财富,然而正当经济高度繁荣,社会日趋富裕之际,弱势族群依然亟需社会安全制度及社会福利服务,以照顾其基本生活,而社会福利的推展有赖于政府与民间的携手合作,非营利组织慈善基金会以公益为社会理想使命,可补充政府施政之不足。心道法师于1988年成立国际性非营利组织(INPO)-龄鹫山慈善基金会,期能建构一个世界性的平台,致力推动跨宗教领域的合作,「宣扬、尊重、包容、博爱」的理念,倡导互助共济、关怀生命、圆满生命。从志工的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观察,台湾灵鹫山织慈善基金会对志工运用甚多,起源也甚早,志工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亦有一定水平,灵驽山慈善基金会是一个具有强烈使命感的自发性组织,基金会中志工来自社会各阶层拥有各种才能,志工成员的参与又属自愿性,志工是基金会最大人力资源来源,没有志工的投入,基金会恐怕就无法推动业务,因此如何透过志工管理让人员适才适用,使其对基金会产生最大效能,则有赖健全的志工管理机制,本研究俾使有助于我们对台湾慈善基金会志工管理模式有更深的了解,并有助于两岸非营利组织慈善基金会对志工管理之参考。本人为该基金会之资深志工及委员,并担任董事会荣誉董事,对慈善基金会志工管理有高度兴趣,研究结果如下: 1.灵驽山慈善基金会自创立以来即成立志工服务中心,在台湾省各县市及海外均设有志工服务分会。志工值班方式采定点、定时的方式,让志工快速熟悉环境进入状况,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不遗余力,奠定基金会良好的社会形象。 2.为了提升志工素质及服务质量,基金会每年办理各种教育训练提升专业技能及经验传承,可见对志工的人力资源相当重视。 3.基金会重视志工需求、奖励福利措施、定期做绩效评估考核,对志工服务所产生的问题和意见都会尊重并虚心采纳,做为尔后拟定志工计划需求评估的参考,对不适任的志工不予续聘,此管理方式值得其它基金会学习。 4.基金会本着人性化管理,对志工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都会积极聘请专家、学者及资深志工干部、委员研讨解决方案,做到直接关怀志工之效益,并藉由「使命」与「信仰」来凝聚志工向心力减少志工的流失率,这种做法值得学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