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微观基础研究
【6h】

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微观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2.1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1.2.2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

1.3相关概念界定

1.4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研究对象

1.4.2研究思路

1.4.3研究方法

1.5章节安排及研究架构

1.5.1章节安排

1.5.2研究架构

第二章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分析

2.1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状况

2.1.1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评估的指标体系

2.1.2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状况

2.1.3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微观效率状况

2.2我国农户收入决定函数的估计

2.2.1我国农户收入决定的因素分析

2.2.2我国农户收入决定的数学模型

2.2.3我国农户收入决定的估计结论

2.3小额信贷效率低下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实证检验

2.3.1农户小额信贷得不到满足的收入损失模型

2.3.2农户小额信贷得不到满足的收入损失验证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及其经验借鉴

3.1国外小额信贷经济思想及其实践

3.1.1穆罕默德·尤努斯的小额信贷经济思想

3.1.2孟加拉国乡村银行经营模式

3.1.3美国小额信贷经营模式

3.2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3.2.1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低下的原因

3.2.2国外小额信贷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微观主体间的博弈分析

4.1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博弈关系

4.1.1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博弈假设

4.1.2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

4.1.3农村金融机构、农户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关系

4.2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博弈

4.2.1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博弈手段

4.2.2金融机构分离高中收入农户小额信贷的博弈模型

4.2.3金融机构分离中低收入农户小额信贷的博弈模型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组织形式创新

5.1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组织形式创新的总体思考

5.1.1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组织形式创新的目标

5.1.2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组织形式创新的思路

5.2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组织形式创新的途径

5.2.1农村信用社改制为中小商业性金融机构

5.2.2大力发展县域的乡村银行

5.2.3大力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

5.2.4重新培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

5.2.5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整合和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效率改进的微观手段

6.1农村小额信贷的借款人信用评价方法创新

6.1.1农村小额信贷借款人信用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设计

6.1.2农村小额信贷借款人信用综合评价的数理模型

6.1.3农村小额信贷借款人信用综合评价的案例分析

6.2金融机构农户小额信贷风险防范的FPR-UTAHP方法

6.2.1评价农户信用等级的FPR-UTAHP模型

6.2.2农户信用等级的模糊数学识别

6.2.3评价农户信用等级的FPR-UTAHP方法的应用实例

6.3农村小额信贷定价机制创新

6.3.1国际上商业银行主要的贷款定价策略

6.3.2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定价的现实选择

6.3.3农村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定价策略

6.4本章小结

第七章农户金融偏好模型和小额信贷需求能力提升

7.1农户融资行为分析

7.1.1农户融资现状

7.1.2农户融资能力不强的原因

7.2农户融资选择模型及其分析

7.2.1农户资源禀赋与融资选择

7.2.2农户融资选择的模型

7.2.3检验结果及分析

7.3增强农户融资能力的途径

7.3.1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增强农户融资能力

7.3.2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应采取的措施

7.4本章小结

第八章促进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制度支持研究

8.1构建促进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财政保障机制

8.1.1转变政府在小额信贷发展中的职能

8.1.2构建与完善支持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财政体制

8.1.3创建降低小额信贷风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8.2加强防范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8.2.1社会资本在信用增级中的作用

8.2.2加快社会信用平台建设

8.2.3社会信用平台运作方式创新

8.2.4农村小额信贷服务中介创新

8.3本章小结

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9.1研究结论

9.2创新之处

9.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与预测方差分解、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实证检验了农村小额信贷效率与农户收入增长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状况、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效率低下导致农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后果;小额信贷效率改进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是通过资本积累、农村人力资本开发、产业结构变动以及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等各项渠道实现的;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低下的原因在于政府办金融以及过度管制导致农村信用社垄断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提出了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的微观基础创新途径。 建立了评估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效率的指标体系,农村小额信贷的宏观效率包括小额信贷运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效率和政府监管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的效率;农村小额信贷的微观效率包括小额信贷机构效率、小额信贷市场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运用指标体系分析得出我国目前农村小额信贷效率较低,农村小额信贷效率低下集中表现为农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实证分析了农户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金融抑制)的程度及其收入损失的大小,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等对农户资金需求有重要影响。 利用博弈分析工具,建立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农村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农户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四个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改进路径。分析了创新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组织形式可以改进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供给效率和创新农村小额信贷资金需求主体的融资模式可以改进农村小额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分析了只有将农村信用社改造成为中小商业性金融机构,发展乡村银行,大力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重新培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鼓励和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整合和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业务,才能建立一个多元化、竞争性的小额信贷市场,才能改进农村小额信贷效率。 分析了建立农村社会公共事业财政保障机制和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可提高农户使用小额信贷资金的效率和增强农户在金融市场上的融资能力。为了提高农村小额信贷效率,政府应加大农村地区公共事业建设的财政投入,支持建立农业保险体系。运用社会资本理论进行组织和制度上的创新,阐述了社会信用合作组织这一新型组织形式的内在运作机制和原理,分析了各种类型的社会信用资源,提出构建社会信用合作组织的选择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