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口腔疣状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分析
【6h】

人口腔疣状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资料与方法

2.1仪器设备

2.2药品及试剂

2.3标本来源及病人资料

2.3.1人口腔疣状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标本来源及病人资料

2.3.2人复发性疣状癌伴鳞癌颈淋巴转移裸鼠移植瘤模型标本来源及病人资料

2.4实验动物

2.5实验方法

2.5.1药品的配制

2.5.2动物模型建立经过

2.6移植瘤观察

2.7形态学检查

2.8 Survivin和Bcl-2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2.8.1.实验步骤

2.8.2.结果判定

2.8.3.统计分析

第三章结果

3.1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及成功率

3.1.1人口腔疣状癌裸鼠移植瘤模型

3.1.2人复发性疣状癌伴鳞癌颈淋巴结转移裸鼠模型(8只)

3.2人复发性疣状癌伴鳞癌颈淋巴转移裸鼠模型移植瘤生长特性及生长曲线

3.3移植瘤的形态学观察

3.3.1肉眼观察

3.3.2光镜观察

3.4Survivin和Bcl-2在移植瘤中的表达

第四章讨论

4.1肿瘤皮下移植

4.2建立人裸鼠移植瘤模型的标准

4.3移植瘤的特性

4.4影响移植瘤成功的因素

4.5 Survivin和Bcl-2在移植瘤中的表达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口腔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标准鉴定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口腔疣状癌的裸鼠建模进行初步的实验研究,为深入研究口腔疣状癌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机理提供有益的探索模型。 材料与方法:将口腔疣状癌癌组织采用组织块移植法和细胞悬液注射法移植于Balb/c裸鼠皮下,建立人口腔疣状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模型一);将复发性疣状癌伴鳞癌颈部转移灶采用组织块移植法移植于裸鼠右后背部皮下,建立人复发性疣状癌术后伴鳞癌颈淋巴转移裸鼠移植瘤模型(模型二)。观察移植瘤生长特性,计算移植成功率,绘制生长曲线,并对移植瘤进行病理学和组织学检查。 结果:模型一建模失败,模型二原代移植于8只裸鼠有7只获得成功,成瘤率87.5%(7/8),肿瘤生长曲线符合Gompertz函数曲线的一般规律。移植瘤最后都出现坏死,个别还出现消退现象。皮下肿瘤瘤体呈圆球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呈结节状突起,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活动度良好,有的肿瘤呈向心性坏死,有的肿瘤表面可见清晰的毛细血管,表面肉红色,剖面呈鱼肉状,质韧,有的呈白色豆渣状。光镜下移植瘤细胞成多角形,异型性明显,核浆比例增大。核椭圆形、圆形、大小不等,核分裂相多见,并见病理核分裂。癌细胞排列呈巢状、片状或条索状,其间可见角化珠。肝、肺、肾未见转移,前肢腋下及腹股沟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移植瘤中Survivin,Bcl-2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人肿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 1.建立人复发性疣状癌术后伴鳞癌颈淋巴结转移裸鼠原代移植瘤模型获得成功,为下一步建立稳定的移植瘤模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人复发性疣状癌伴鳞癌颈淋巴转移原代移植瘤保留了人鳞癌的生物学特点,并与原发肿瘤的组织学特征相似。 3.Survivin和Bcl-2在移植瘤及人高分化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