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管紧张素-(1-7)对脂多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6h】

血管紧张素-(1-7)对脂多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表

声明

论文第一部分:血管紧张素-(1-7)对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1.1前言

1.2材料与方法

1.3结果

1.4讨论

1.5结论

1.6附图

论文第二部分:AnG-(1-7)抑制LPS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组织因子的机制研究

2.1前言

2.2材料和方法

2.3结果

2.4讨论

2.5结论

2.6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肾素-血管紧张素与血栓形成

致谢

在读期间所发表(待发表)的论文清单

展开▼

摘要

生理性止血反应的凝血过程和病理性血栓形成过程均是通过组织因子途径实现的。组织因子(TF)是一种分子量为47 kD的单链跨膜糖蛋白,由26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它既是FⅦ与FⅦa的受体,又是FⅦa催化活性的辅因子。组织因子途径是指由TF启动的凝血过程,当TF与FⅦa结合后,在Ca2+与磷脂存在条件下对FⅩ和FⅨ的激活。 脂多糖(LPS)是组成革兰氏阴性菌(G)外壁的一种复合糖脂,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已知LPS可引起发热反应、白细胞数目改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休克等。LPS是诱导产生炎症介质的最有效刺激物,它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VEC)产生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α、IL-1β和IL-6等;同时也能直接和/或间接刺激VEC产生TF、粘附因子和生长因子等。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在维持人正常组织功能和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都起了重要作用。近来许多研究显示该系统中的新成员血管紧张素-(1-7)[Ang-(1-7)]是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2作用下由AngⅠ或AngⅡ生成的一个含有7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在体内发挥着舒张血管,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抑制细胞增殖等作用。但Ang-(1-7)是否能够抑制LPS在促进血栓形成方面的作用,能否通过抑制TF的升高进而降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以及其具体机制至今尚未见报道。 研究目的: ①观察LPS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HUVECs)TF表达的影响以及Ang-(1-7)对其的干预作用; ②探讨Ang-(1-7)抑制LPS诱导HUVECs TF表达的作用机制。 方法:HUVECs的培养采用DMEM完全培养基;MTT法测细胞活力;一期凝固法测总的细胞促凝活性;EIASA法测TF抗原;RT-PCR的方法检测TF mRNA;免疫荧光化学观察NF-κB的变化。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LPS(0.01~100 mg/L)能呈剂量依从性地促进HUVECs促凝活性(PCA)和TF mRNA增加(r=0.963),在10 mg/L达到峰值; ②单用Ang-(1-7)(10-8~10-5mol/L)对HUVECs PCA没有影响。但在给予LPS之前30 min用Ang-(1-7)(10-8~10-5mol/L)预处理HUVECs,LPS(10 mg/L)刺激HUVECs表达TF的作用明显受抑制,并存在显著量效关系(r=-0.947),在10-6mol/L时其抑制作用最强。10-6mol/L的Ang-(1-7)抑制LPS(10mg/L)对TF表达的刺激作用也呈时间依赖性,在8 h抑制作用最强。 ③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NAME可明显地阻抑Ang-(1-7)拮抗LPS促进HUVECs PCA和TF mRNA增加的作用。 ④免疫荧光化学染色发现LPS作用45min可引起HUVECs内NF-κB从胞浆移入核内;Ang-(1-7)预处理15min则可部分抑制LPS引起的HUVECs内NF-κB的转位。 结论: ①LPS能诱导HUVECs表达TF,Ang-(1-7)具有在mRNA水平抑制LPS刺激HUVECs TF表达的作用; ②NO途径可能参与了Ang-(1-7)抑制LPS诱导HUVECs TF表达的作用; ③Ang-(1-7)和LPS可能通过影响NF-κB的活化来改变TF的表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