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控制性降压下不同失血对大鼠心肌酶学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
【6h】

控制性降压下不同失血对大鼠心肌酶学及Fas基因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索引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控制性降压对不同失血大鼠心肌酶学和Fas基因表达的影响

2.1材料和方法

第三章结果

3.1一般资料

3.2动物生存率

3.3心肌酶学变化

3.4心肌组织病理镜下观察

3.5心肌细胞Fas蛋白表达变化

3.6心肌组织凋亡细胞的分布变化:

第四章讨论

4.1控制性降压与心肌损伤

4.2心肌酶学与心肌细胞损伤

4.3Fas与心肌细胞凋亡

第五章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肌缺血再灌注与细胞凋亡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硝普钠(SNP)复合艾司洛尔(ESM)控制性降压下大鼠不同程度失血后心肌酶学改变及其对心肌细胞Fas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控制性降压下大鼠对不同程度失血的耐受能力。 方法:48只纯种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8组(n=6):未控制性降压按失血量占其体重的百分比分为C1组(失血量占其体重10%)、C2组(失血量占其体重20%)、C3组(失血量占其体重30%)、C4组(失血量占其体重40%)。控制性降压且失血量占其体重10%、20%、30%、40%分为CH1组、CH2组、CH3组、CH4组,共8组。CH组用SNP复合ESM控制性降压至MAP50-55mmHg,此后维持此时泵速,稳定10分钟后股动脉放血,C组泵注生理盐水,放血过程同CH组,均1小时后复压,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并监测动脉血气。24h后抽取存活大鼠静脉血做心肌酶学检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细胞Fas基因表达,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凋亡细胞,并计算24h生存率。 结果: 1、心肌酶学改变 (1)LDH:C1与CHl组,C2与CH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3高于C1、C2组,CH3高于CH1,CH2组,有统计学意义。CH3组明显高于C3组。C4组与CH4组因为老鼠死亡太多,失去统计意义。 (2)CK:CH3组明显高于C3组;C3组高于C1、C2组,CH3组明显高于CH1,CH2。 2、免疫组化结果:Fas表达C1、C2、C3组无明显差别,CH3组明显高于其他5组,有统计学意义。 3、TUNEL检测结果:凋亡细胞百分比CH3组较(与)其余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SNP复合ESM控制性降压前提下,大鼠心脏能耐受10%和20%的失血,心肌酶学和Fas基因表达没有影响,但失血30%的大鼠心肌酶谱升高,Fas基因表达增多,心肌细胞损伤严重并可诱发心肌细胞凋亡。 2.当失血达到40%,无论降压与否,大鼠均不能耐受,死亡率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