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深沪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6h】

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以深沪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1.2文献综述

1.2.1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内涵

1.2.2国外研究概述

1.2.3国内研究概述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1.4技术路线与内容安排

1.4.1技术路线

1.4.2研究内容

1.5论文创新点

第2章相关理论基础

2.1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经济学分析

2.2企业利益相关者理论

2.2.1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

2.2.2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划分企业社会责任

2.3企业社会责任分析评价模型

2.3.1企业的社会声誉模型

2.3.2结构方程模型

2.3.3相关回归分析模型

2.3.4模型选择

第3章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3.1研究假设

3.2模型构建

3.3样本选择

3.4变量测度量

3.4.1企业对股东的责任的测度

3.4.2企业对政府的责任的测度

3.4.3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的测度

3.4.4财务绩效的测度

3.4.5市场绩效的测度

第4章数据分析与讨论

4.1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1.1内生变量测量指标描述性统计

4.1.2外生变量测量指标描述性统计

4.2相关分析

4.2.1企业对股东的社会责任测量指标与经营绩效指标的相关分析

4.2.2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测量指标与经营绩效指标的相关分析

4.2.3企业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测量指标与经营绩效指标的相关分析

4.3验证性因子分析

4.4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4.4.1初始模型构建

4.4.2模型参数估计、评价及修正

4.4.3假设检验与路径分析

第5章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5.1主要结论

5.2对策建议

5.2.1构建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

5.2.2建立利益相关者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模式

5.2.3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和监督机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20世纪初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意识的提高,面对企业在创造财富同时带来的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等负外部性问题,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备受关注。其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经营绩效是否造成影响这一问题更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结构方程模型作为主要的分析手段,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从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上研究其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试图发现一些新的规律。首先,将企业社会责任和经营绩效的构成要素看成潜变量,再在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假设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构成要素与经营绩效构成要素关系的概念模型。其次,在实证研究设计上,选取324家制造业上市企业2007年年报的截面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己有的文献研究,选择本研究的变量,并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概念模型的假设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对股东的责任与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具有正面效应;企业对政府的责任与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企业对债权人的责任与企业的市场绩效和市场绩效具有正面效应。因此,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绩效之间存在关系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企业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竞争优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提升”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这一目标是相辅相承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