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广西平果原生铝土矿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环境探讨
【6h】

广西平果原生铝土矿地质与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环境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来源、目的

1.1.1课题来源

1.1.2选题目的

1.2平果铝矿区交通及地理概况

1.3铝土矿床成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平果铝土矿研究现状

1.5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主要研究内容

1.5.2主要完成工作量

1.5.3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矿区地质特征

2.1区域地质特征

2.1.1区域地层

2.1.2区域构造

2.1.3区域岩浆岩

2.2矿区地质特征

2.2.1地层

2.2.2构造

2.2.3岩浆岩

第三章原生铝土矿岩石学特征

3.1样品采集

3.2矿石颜色特征

3.3矿石矿物组成特征

3.4矿石结构构造特征

3.4.1那豆矿区矿石结构构造特征

3.4.2太平矿区矿石结构构造特征

第四章原生铝土矿地球化学特征

4.1原生铝土矿REE及Pb同位素的测定

4.1.1实验仪器及主要试剂

4.1.2仪器工作参数

4.1.3实验流程

4.2原生铝土矿REE地球化学特征

4.2.1 REE参数特征

4.2.2 REE配分模式

4.3 Pb同位素特征

4.4 Th/U比值特征

第五章 矿床成矿环境探讨

5.1岩石特征对古地理环境的约束探讨

5.1.1原生矿成矿时期的古地理特征

5.1.2矿石颜色特征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5.1.3矿石矿物组成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5.1.4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对环境的指示意义

5.2成矿环境

第六章 结论

6.1主要结论

6.2论文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表、图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已有的广西平果铝土矿床研究很少涉及原生矿,对原生矿的研究多停留在一般宏观地质特征推论层面,开展铝土矿矿石及地球化学特征信息的研究可为原生矿成矿模式提供有效依据。 本研究以“地质信息提取技术在铝土矿成矿预测中的应用研究”项目为依托,采用X射线衍射、显微镜鉴定、ICP-MS等分析方法,开展铝土矿矿石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化学特征及空间分布约束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新认识: (1)基于X射线衍射及岩矿显微分析数据,确定了原生矿矿石主要矿物组成,借助矿物组成及矿石结构构造对形成环境的指示,初步构筑了平果铝矿区的富铝层形成时的环境,得出了矿区处于大陆边缘的认识。 (2)对不同矿区、不同构造部位的矿石结构构造特征进行了详尽观察,并进行了特征空间分异格局分析,结合矿物组成特征,获得了矿区内古地理环境格局的初步认识。 (3)通过铝土矿、页岩、灰岩的REE、Pb同位素分析,取得了原生矿成矿物源不只来源于灰岩,还包括其它沉积岩、岩浆岩,并提出了那豆与太平矿区成矿物质来源存在差异,示踪了二者成矿时的古地貌格局的差异。 总之,本次工作在矿石矿物组成、结构构造、地球化学示踪原生矿成矿环境格局、成矿物质来源的空间变异等方面进行了具有创新性的尝试,并取得了与前人不同及未涉及的新认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