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西峡县龙潭沟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探讨
【6h】

河南省西峡县龙潭沟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前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综述

1.2.1热液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现状

1.2.2热液矿床成因研究现状

1.2.3研究区研究现状

1.3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与目标

1.3.2研究思路

1.3.3研究方法

1.4投入的主要工作量

1.5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

2.1大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2.2区域地层

2.2.1秦岭群

2.2.2宽坪群

2.2.3二郎坪群

2.2.4上三叠统

2.2.5第四系

2.3区域构造

2.4区域岩浆岩

2.4.1晋宁期侵入岩

2.4.2加里东期侵入岩

2.4.3燕山期侵入岩

2.4.4脉岩

第3章 矿区地质

3.1地层

3.1.1地层特征

3.1.2地层中岩石的岩石学特征

3.2构造

3.2.1褶皱

3.2.2断裂

3.3岩浆岩

3.3.1花岗岩

3.3.2脉岩

第4章矿区矿化特征

4.1.矿区中部蚀变带矿化特征

4.2矿区北部的太阳沟矿化特征

4.3矿区围岩蚀变特征

第5章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1岩石化学特征

5.2稀土元素特征

5.3微量元素特征

5.3.1微量元素组成特征

5.3.2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5.4成矿流体特征

第6章 矿床成因

6.1控矿因素

6.1.1地层与成矿关系

6.1.2构造与成矿关系

6.1.3岩浆岩与成矿关系

6.2成矿规律

6.3矿床成因

6.3.1成矿物质来源

6.3.2金的沉淀与迁移

6.3.3矿床成因

第7章 结束语

7.1主要结论

7.2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图版及说明

致谢

硕士学习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河南省西峡县龙潭沟矿区位于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之间的拼合带-秦岭造山带东段。矿体赋存于黑烟镇花岗岩体与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地层的内外接触带。通过对龙潭沟矿区岩石化学、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流体包裹体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矿区的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进行探讨。 研究认为龙谭沟金矿是一个多期成矿作用形成的金矿床;主要的赋矿地层为二郎坪群火神庙组,区内成矿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成矿期:早期同生沉积期、中期变质富集期和后期交代热液期。 通过对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的研究,以及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流体包裹体分析,认为本区金的成矿物质来源与其成矿时代密切相关。不同的成矿时期,地层、构造、岩浆岩对金矿的形成起不同的作用。在早期同生沉积期,地层中的成矿物质初始富集;中期变质期,地层中的成矿物质被活化,并在局部富集;后期交代热液期,花岗岩体提供成矿物质及热能。 研究认为本区的矿化特征与交代热液型矿床极为相似:矿化温度属中低温范围;矿体为脉状,处于低温低压中心,且产于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对矿床围岩的微量元素分析可以得出,矿体周围岩石呈负晕;对包裹体成份分析得出,阳离子类型以Ca-Na型为主。本区的矿床成因属于交代热液型矿床。

著录项

  • 作者

    王力;

  •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大学;
  • 学科 构造地质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胡祥昭;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金;
  • 关键词

    龙潭沟; 金矿; 成矿物质; 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